跳到主要內容

公園倡種七成本地樹 吸引鳥蝠長青網文章

2012年01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1月24日 06:35
2012年01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西九文化區的一大賣點是19公頃的公園,面積相當於整個維園,西九管理局提交城規會的顧問技術報告,建議七成為本地樹種,除了移植市區樹木,還引入新界鄉郊的風水林和次生林樹種。長春社總監蘇國賢認為,建造西九公園時應讓生態專家參與,糾正過去政府對樹木的錯誤處理。


場地旁種細葉欖仁冬暖夏涼

根據技術報告,西九文化區不同地方會有不同的綠化方式,例如海濱會採取自然種植的方式,不會公式化排列樹木;在各場地附近則會種植細葉欖仁(Terminalia Mantaly),這樹種在秋冬時可以讓最多日光透入場地。


報告沒交代西九文化區需栽種多少棵樹,但提出應有至少70%是本地樹種,吸引不同雀鳥和蝙蝠棲息,另採用一些奇特樹種作主題。為確保2014年部分場地開幕時,已有公園的效果,報告建議移植一些半成熟及較重身的樹種。至於栽種環境,報告建議樹與樹之間相距4至8米,土壤深約1.3米,而樹洞直徑則大約600毫米。


引入風水林樹種

樹種方面,報告只提到4個方向﹕Foster團隊提出的樹種;風水林和次生林的原生樹種;旺角和油麻地的綠化大綱圖的樹種;尖沙嘴的綠化大綱圖的樹種,即常綠的榕樹。


蘇國賢形容,技術報告提出的安排較現時政府路邊樹木的生活環境好一點,但他認為將來西九公園部分招標時,應有生態專家參與,「西九是一個好機會,將日常在市區做得不好的(綠化工作),在西九做番好」。他認為西九文化區要有樹木生長空間,及將喉管、電纜等地下設施遠離樹木3米或以上。


環團﹕應邀生態專家參與

對於樹種,蘇國賢認為將風水林和次生林等新界鄉郊樹引入是好構思,但要顧及這些樹種不太適應海邊環境,及要確保有專門人才去管理樹木。至於在場地附近採用細葉欖仁,蘇國賢形容構思不錯,可做到冬暖夏涼效果。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