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證監立場異於尚福林年代長青網文章

2012年01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1月17日 06:35
2012年01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證監昨日「關顧」香港的言論,在前主席尚福林任主席年代較為少見。有資深投資銀行家透露,尚福林年代,獨尊A股的發展,對國企來港上市並不鼓勵。今次姚剛的言論,反映當局對香港金融市場的認識已較以往不同。尤其在推介中小企來港上市一條上,更是一石多鳥,既顯示了中央監管當局的大度,其實又得到吸金復救A股的實利,可謂面子裏子俱得。


有歐資投行的銀行家形容,中證監昨日表示要修訂境外企業上市法規,簡化程序、降低門檻,「這對我們來說是挺新鮮的一條,是不是代表我們會有更多生意了?」不過,他認為,副主席姚剛昨日的講話中,大道理其實都是圍繞人民幣國際化這個命題上,當中如擴大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及推動人民幣金融產品等,都是為提升人民幣在海外的影響力鋪路。


加快人幣國際化 可減A股壓力

至於推中小企來港上市,似乎顯示中央對香港金融市場的支持,但實際上亦是雙贏的建議。因為內地A股去年積弱,不少內地股民都歸咎於新股發行量過多。社科院研究員易憲容指出,新股及限售股解禁,是A股的兩大難題。尤其前年成立專門針對中小企的創業板,上市新股皆大量圈錢,令市場資金捉襟見肘。昨日深圳創業板指數再大跌4%,創下歷史新低,反映市場對中小企的不信任。


因此,把中小企疏導至香港上市集資,可紓解中小型民企在A股市場產生的集資壓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