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市民一直期望由堅尼地城沿着港島海濱踏單車至杏花邨的美夢告吹。政府消息表示,港島土地資源有限,若興建連貫港島的單車徑,部分路段需霸佔整條行車線及部分行人路,勢加劇交通擠塞,認為建議不可行,未來會研究「斬件式」在中環新海濱、灣仔北、北角碼頭和鰂魚涌公園建獨立單車徑,盼港島單車徑「局部」呈現。
單車會倡建全長16公里單車徑
香港單車同盟早年向政府建議,沿港島北海濱開拓一條全長16公里的單車徑,由堅尼地城加多近街連綿不絕延伸至杏花邨,途經西隧入口、中山紀念公園、中環灣仔海岸,再經銅鑼灣避風塘到東區走廊、鰂魚涌公園、筲箕灣避風塘等,最後抵達杏花邨。
不過政府消息表示,明白市民期望在港島建單車徑,但要顧及港島地少人多、交通繁忙的環境,另由於部分海旁空間有限,單車徑要與幹線「爭路」;又例如灣仔至北角一段,由於中間有銅鑼灣避風塘,建單車徑涉及遷徙及填海,難以實行。
政府研4地各建獨立單車徑
按現時運輸署設計標準,興建一條雙向單車徑連同分隔位,需4米闊,不過一條標準行車線只有3.4米闊,意味單車徑將霸佔逾一條行車線,甚至部分行人路的空間。消息稱,以維園道作例,繁忙時段2小時內有約140架次巴士行經,運載逾1萬乘客,若興建單車徑,將影響部分巴士路線轉用其他道路,加劇交通擠塞,最終影響乘客。
由於市區踏單車有危險,政府消息表示,政策不鼓勵市民在市區以單車代步,不過中環新海濱區、北角碼頭對出海濱用地、鰂魚涌海裕街等,由於不連貫馬路,而且範圍較大,有空間興建獨立單車徑,供市民消閒及康樂用途;灣仔北亦可考慮加入單車徑。但有關構思仍屬初步階段,需交運輸署、規劃署、土木工程拓展署研究是否可行。
明報記者 黃俊鋒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