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銀行水緊 發展商投地料審慎長青網文章

2011年08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8月08日 09:59
2011年08月08日 09: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府自去年6月主動推地以來,過去15個月發展商已吸納25幅地皮,總值約677億元巨額(見大表),業界估計未來數月政府仍有近600億元地皮推出市場,但另一方面,金管局下令銀行收緊信貸,地產發展融資日趨困難,兩股力量將令發展商在買地時趨向審慎,只能有選擇地出擊。

加上環球股災及美國被調低評級,明天拍賣的九肚山「限量地」將面臨考驗,成交價低於市場預期亦不出奇。

根據本報記者統計,過去15個月,政府主動推地以來,庫房進帳達677億元,相較1997年樓市高峰期時(即96至97年度、97至98年度)2年賣地收入合共逾500億元,高出約三成半。

高追豪宅地 棄中小住宅項目

有業界懷疑大型發展商能否一如以往般踴躍投地,測量師陳超國指出,由於多家具實力發展商已買入一定數目的靚地,相信日後的投地策略將具選擇性,寧高價買具發展豪宅潛力的地皮,亦不會貿然買入非市區中小型住宅地。「日後地區較差的地皮將更加少人要,地價亦將更為兩極化。」

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副主席梁志堅表示,自政府去年主動推地後,各大小發展商已買入逾600多億元地皮,未來數月將再有約7至8幅地推出,估計涉及約500多億元。「發展商亦會自己計數,物色適合發展的地皮,而在土地供應增多情况下,樓價將有一段時間平穩下來。」他亦相信,政府不會令土地造成供求失衡。

南豐:盼貨如輪轉 籌資投地

近年積極投地的南豐發展董事總經理蔡宏興表示,未來只會購入具發展潛力的優質地皮。「未來地皮選擇多了,自然不會每幅都要去搶,只會選具競爭力地區的地皮。」南豐亦將貨如輪轉,繼上半年售出多個單位外,下半年亦會推出跑馬地雲暉大廈項目、與信置(0083)等合作的大埔白石角項目等豪宅。

發展商除加快售樓套現外,另一資金來源是向籌組銀團貸款。根據路透社《基點》數字,香港今年上半年的銀團貸款按年升逾三成至293億美元(約2285億港元),是亞太區日本除外的第二大市場,然而中資銀行在內地宏觀調控下「水緊」,加上金管局下令港銀控制貸款增長力度,銀行事實上亦不願向地產商繼續大量「放水」。

地產商貸款息低 銀行「無肉食」

亞太區貸款市場公會副主席、中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槓桿及結構部主管溫兆華坦言:「銀團貸款金額太大,目前市場難以接受。」他表示,地產商唯有轉而逐間銀行申請項目貸款,但銀行能借出的容量都不多。本港由去年底開始,港元、美元貸款需求直線上升,另一邊廂人民幣存款增速遠超港元和美元,令銀行的港元貸存比率不斷上升至高位(見圖),惹起金管局關注,據悉部分銀行早前已被要求,下半年貸款增速不能超過上半年。

另一名銀行界人士透露,在資金緊張下,銀行也慎選客戶放貸,他透露,內地企業的內補外貸的貸款項目(即由內地母行擔保,在香港的子銀行借貸),息率隨時可達到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加3.5厘至4厘,而本地大型地產商的貸款,則約Libor加1厘,換言之,承做地產商貸款利潤低2.5厘至3厘,故銀行已不願多做。「有時都可能只是拍膊頭生意,銀行明知『無乜肉食』,但考慮到地產商貸款是長期客戶,銀行不會斷言拒絕,或會減少貸出成數比例。」

(明報記者陳天賜、李家欣報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