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娛.文.樂】「鄧紫棋」的一國兩制長青網文章

2019年03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3月19日 06:35
2019年03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蘋果日報】我試過在碩士生畢業晚會與內地來港的學生合唱,大家想選一首香港與內地同學都聽過的歌,同學即時拋出「鄧紫棋」名字,說要唱她的《喜歡你》;我感到選對了歌,亦不介意九十後內地同學似乎完全不知道,原唱是Beyond的黃家駒。
後來同學告訴我,是鄧紫棋在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節目內,因為一曲《泡沫》教他們動容,更相信即使一向虛假誇張的現場觀眾,因為她而來了真眼淚!
我也坦言,自己喜歡她瞬間爆發的歌唱激情;然而印象猶深,是2014年她在內地節目亮相後,香港網上不少說法,是她以「飆音」迎合內地誇張口味(還未計有人用港式粗口諧音為飆音改名「鳩叫」)。之後她在內地走紅,再加上她在社交媒體發表支持其時特首(同時又暗示反佔中)的言論,香港粉絲就更有微言,網上亦有言論說她在內地裝扮「越來越貼地」,影射她像個「內地人」。
不難發現行文至此,我都在寫「鄧紫棋」,是因為內地同學多以藝名稱呼她,卻沒有叫她為「G.E.M.」;或者在內地電視節目,是先入為主的中文名字,奠定了她的身份與地位,繼而內地粉絲紛至沓來。
文化拉鋸
這正是為甚麼最近因為合約問題,她或要與經理人公司解約,甚至是公司用她的名字註冊商標,而隨時教她日後唱不回自己的歌,賣不回過去作品,同時要改名由頭做起……全部都可圈可點。這不純粹是一個法律問題,而是反映近乎是「一國兩制」的文化拉鋸──即中港兩地不同的娛樂體制,甚至是G.E.M.將近五年來的內地發展,而成了中港粉絲的角力場。
當然兩地粉絲並沒有「爭逐」G.E.M.,而是她的發展目標與言行,彷彿傾側了內地,再連同批評香港樂壇的言行,令香港愛過她的,以至心繫「本土」的人不是味兒。「鄧紫棋」於此就像是一分為二的中港矛盾,一來是因為她作為歌手被指放棄香港,連帶刺激「本土VS內地」想像,二來就是中港粉絲似乎在接收不同面向的「鄧紫棋」──於內地粉絲而言,是飆音的、貼地的、親切的她,至於香港的,就看到她鳩叫、離地、藍絲的一面。
香港粉絲或者失望,不過到了今天合約衝突與名字商標事件,就可見其實G.E.M.的「營運」不容易,因為她畢竟處於兩地矛盾交鋒中,以至在香港政情的對立裏,被綑綁起來,教她本為唱好歌,卻因為對時事表態,而反過來也成了粉絲的政治表態角力場!至於隨時會發生的改名事件,雖然是香港公司申領商標,但近乎藝人品牌的名字,真會教人聯想內地山寨商標控告美國原來品牌的事件,會有這種意想不到的空間,教藝人本為身份的認證,荒誕到連自己也失去控制權。
當然,鄧紫棋不是山寨,可山寨的,或僅是兩地真真假假的共融娛樂生態,在合拍片、合拍電視、藝人北上……等等的主流發展裏,原來矛盾依舊微妙。
撰文:陳嘉銘
本欄逢周二刊登
【娛.文.樂】
陳嘉銘,以文字品評娛樂,用筆桿敲擊文化。在大學教授電視電影,於生活敬愛動物生靈。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