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拿着智能電話到旺角先達廣場修理,首先要經過一條「木人巷」。兩邊的人不停叫着:「先生整咩機?問吓我啦,唔問唔知喎……」這些修理電話的小舖佔據商場重要區段、行人電梯口,你很難避得過。
相比起地面的光猛舖位,商場二樓轉角有一舖位對正廁所,門口卻掛着「廁所勿問」四個字。舖面老舊,舖內放滿雜物,一個外表冷漠的中年漢獨自坐着。他絕不會熱情拉客,每天問他借廁所鎖匙的人,比請他修理手機的人還要多,但一一被他打發掉。「我配過十條(匙),十條都唔見咗;有一次親眼看見有人拿着匙從後門跑掉。現在若客人幫襯時有需要,我才會借出。」記者採訪幾天,不斷有人問他借鎖匙,他都不屑一顧、冷冷地指着那四字標語。
他的名字叫黃維邦(Wilson),是傳媒之友。多年來,記者們有甚麼關於手機維修的事情,都會來訪問他。談到先達多了很多手機維修舖,他一肚子氣,說自從手機再不能投機炒賣之後,先達買賣電話的舖頭少了,都變成修理電話的店,卻良莠不齊。
撰文、攝影:何少忠
水壺電話仍在櫃桶底
「位置好,舖租自然貴,他們要搏命拉客,用料卻不好,質量沒有保證。」
「新客人第一次來修手機,衰咗;第二次再來修,又衰,第三次客人便會報警,之後便不會再來先達修機。」
人們不來先達,手機壞了去哪裏修?「現在多了上門修機,到你屋企拿走部機,修完送回給你,咁高風險都竟然有人幫襯!」他說現代人懶得不願出街,「影張壞機相片,Whatsapp來給我報價;大佬呀,你睇醫生,可以Whatsapp自己個咳樣相片給醫生,叫他報價嗎?」
說話不留情面的Wilson,回應記者提問他是否商場內最老資格的「整機佬」時,他謙虛不敢認。「我在這裏才20年,修理電話有30年經驗,由第一代的大哥大手提電話,我已經開始幹這行」。說罷從櫃桶底掏出三部重如磚頭、大如水壺、有長長伸縮天線的巨型手提電話,砰一聲放在枱面。「每部都萬幾兩萬蚊,以前」。這三部當年總值六、七萬元、俗稱「大哥大」的第一代手提電話,大江東去,這刻一文不值,但Wilson仍不捨丟掉。
Wilson做了十多年裝修才轉行賣電話,最初在旺角好景商場打工。「老闆當年認識很多娛圈中人,朱茵也曾來幫襯。她駕着一部萬事得121小房車來,買了一部愛立信337電話,八千多元」。這又是一部具身份象徵的電話,較「大哥大」細,但仍是一嚿小磚頭。
在好景打工六年,Wilson用休息日子回舖頭學習修理電話,六年後在粉嶺名都商場自立門戶修理手機。「做了四年,有一次給人老爆(爆竊)唔見咗好多電話,卻因此認識了五、六位便衣探員,跟他們很好傾」。幾位探員到今天還有來旺角光顧他。
Wilson跟警察的淵源,原來由10歲開始,爸爸是政府二級工程師,長駐旺角警署,負責修理警察對講機(Walkie Talkie)。小時候沒事做,Wilson經常到警署跟阿Sir打乒乓球,連剪髮也到警局的理髮店,「髮型當然只有一款,就是警察的陸軍裝」。爸爸要輪班,隔不久要上飛鵝山頂的警隊發射站,候命修理通訊設備。每次跟父親上山都留宿兩、三日,四周環境優美。「我都可以一起坐警車上山,好威風㗎!」Wilson從小看着爸爸修理通訊設備,後來學習修理電話便更得心應手。
他經常強調修理電話要有操守,不能騙人,「你對人家好,人家便會對你好」。六年前有一間大維修公司縮減規模,因為熟悉Wilson,將旗下五、六十個飛機師客人全部轉介給他,六年來這些外國人一直光顧他。「飛機師入息高,卻愛惜電話,有些仍在用iPhone 4,花幾百元修理都要繼續用,總之要用到部電話死為止!」他們也不介意買舊的手機,會以千多二千元跟他買二手的iPhone 6。他很喜歡這批外國客人。
少男少女中手機毒太深
為了保安原因,Wilson在舖頭裝了閉路電視,無意中記錄了一些趣事。有一個16歲少女在母親陪同下拿電話來修,電話因意外跌進水中不能修復,所有相片全部失去,少女聽到壞消息後突然暈倒,「我看着她嘴唇變白,暈倒在母親肩上」。最後Wilson報警,救傷車將少女送院,幸無大礙。
又有少年拿平板電腦給Wilson維修,由於修理底板工序較繁複,要交工場維修,需六、七小時才能完成,他於是着少年晚些回來取機。可是少年捨不得離開,站在他舖前不發一言呆等,站足六硂七小時。最後平板修好,Wilson禁不住問少年,「如果是你老竇入了醫院,你會否這樣站在醫院門口等?」少年一笑置之,沒答半句便取機離去。香港的宅男宅女手機中毒甚深,Wilson深有體會。
大陸客人呢?「我不做大陸人生意的,他們好野蠻!」他說大陸人通常在內地修理一、兩次不好,才拿來香港修,此時手機已經內傷,很難復原。「二來他們要求用便宜零件,我警告他們平嘢冇好;結果維修後電話真的出事,他們依然要回來投訴你,很煩、很無禮」。所以現在客人要求用平價零件,他都不願意做。
說到陸客無禮,他又給記者看閉路電視片段,曾經有數名大陸遊客,不問半句便讓小孩坐在他舖前木凳上吃飯盒,Wilson最初不忍心驅逐小孩,但幾個同行成人得寸進尺,有人索性坐在另一張木凳一起吃,Wilson終於忍不住下逐客令,他們才慢慢地、頭也不回、對不起也沒有說一句溜掉了。
Wilson每周開舖七天,斗大的舖位內以電腦相伴。他喜歡將這些片段留在電腦內,不時翻看。他看得最多的片段,卻是家中的癡呆母親。近兩年她中了風,記憶力衰退,語無倫次,更曾經離家出走。所以Wilson安裝了網上系統監察媽媽的一舉一動。
電腦接駁了揚聲器,家中的任何聲音,母親說的話,他聽得清清楚楚。揚聲器傳來開關門或不正常聲音,即使他正專注修機,都會立即回頭查看電腦螢幕。訪問當天,他坐在舖內觀看救護員上門以輪椅送母親覆診,格外緊張。雖有弟弟及家傭全程陪伴母親,他仍經常查看電腦,「黐線,還未回來。一定係救護車像速遞公司般要『派』很多病人回家;都四、五小時了,阿媽一定很肚餓……」
最後,揚聲器傳來開門聲,小小畫面出現救護員及家傭陪着母親安然回家,他才放下心頭大石,回復「寸嘴」模式。
水是手機最大敵人
修機30年,見過很多奇難雜症。有女客人說手機快不行了,他問她是否睡覺不關機,客人回一句:「有關係嗎?」Wilson本能地笑說:「梗係關事啦,你又試吓唔瞓覺吖,睇睇你會點?」他見這位李小姐有幽默感,便繼續說:「電子嘢,話瓜就瓜,唔會有遺囑㗎!」電話暫時修復好,Wilson叮囑她:「濕過水,有咗霉菌,跟生果一樣,就算切掉爛的部份都不會長遠,記住回家立即備份。」
Wilson說大部份電話問題都跟水有關,記者採訪期間,一名客人手機濕了水拿來修,原來是他吃湯麵時不小心把它掉到湯裏去。這位男士語音未盡,Wilson立即「搶咪」大聲說:「油炸iPhone我都見過!」原來有廚師將手機放廚房架上,電話震機震至跌落油鑊中,「整部電話給油封住了」。他花了三小時清理油漬,電話最後復活,承惠五百。記者問為何電話不壞,他說:「因為油係唔會過電呀嘛!」不過,家中小朋友千萬別模仿!
今天先達人流比以前少了八、九成,現在來找Wilson的只有熟客。舖租也由高峯期的四萬減至現時每月三萬,「三十年前客等我,今日我等客……今年又要跟業主傾減租」。但他堅持不以平價招徠,用的都是原廠零件。他不喜歡用大陸貨或假零件,雖然這樣收費可以便宜一半,但客人一定回來投訴質量不好。「要最平價,又要質量好,麻煩你幫襯另一家,出了事你報警投訴他們,我廢事煩」。
相比起地面的光猛舖位,商場二樓轉角有一舖位對正廁所,門口卻掛着「廁所勿問」四個字。舖面老舊,舖內放滿雜物,一個外表冷漠的中年漢獨自坐着。他絕不會熱情拉客,每天問他借廁所鎖匙的人,比請他修理手機的人還要多,但一一被他打發掉。「我配過十條(匙),十條都唔見咗;有一次親眼看見有人拿着匙從後門跑掉。現在若客人幫襯時有需要,我才會借出。」記者採訪幾天,不斷有人問他借鎖匙,他都不屑一顧、冷冷地指着那四字標語。
他的名字叫黃維邦(Wilson),是傳媒之友。多年來,記者們有甚麼關於手機維修的事情,都會來訪問他。談到先達多了很多手機維修舖,他一肚子氣,說自從手機再不能投機炒賣之後,先達買賣電話的舖頭少了,都變成修理電話的店,卻良莠不齊。
撰文、攝影:何少忠
水壺電話仍在櫃桶底
「位置好,舖租自然貴,他們要搏命拉客,用料卻不好,質量沒有保證。」
「新客人第一次來修手機,衰咗;第二次再來修,又衰,第三次客人便會報警,之後便不會再來先達修機。」
人們不來先達,手機壞了去哪裏修?「現在多了上門修機,到你屋企拿走部機,修完送回給你,咁高風險都竟然有人幫襯!」他說現代人懶得不願出街,「影張壞機相片,Whatsapp來給我報價;大佬呀,你睇醫生,可以Whatsapp自己個咳樣相片給醫生,叫他報價嗎?」
說話不留情面的Wilson,回應記者提問他是否商場內最老資格的「整機佬」時,他謙虛不敢認。「我在這裏才20年,修理電話有30年經驗,由第一代的大哥大手提電話,我已經開始幹這行」。說罷從櫃桶底掏出三部重如磚頭、大如水壺、有長長伸縮天線的巨型手提電話,砰一聲放在枱面。「每部都萬幾兩萬蚊,以前」。這三部當年總值六、七萬元、俗稱「大哥大」的第一代手提電話,大江東去,這刻一文不值,但Wilson仍不捨丟掉。
Wilson做了十多年裝修才轉行賣電話,最初在旺角好景商場打工。「老闆當年認識很多娛圈中人,朱茵也曾來幫襯。她駕着一部萬事得121小房車來,買了一部愛立信337電話,八千多元」。這又是一部具身份象徵的電話,較「大哥大」細,但仍是一嚿小磚頭。
在好景打工六年,Wilson用休息日子回舖頭學習修理電話,六年後在粉嶺名都商場自立門戶修理手機。「做了四年,有一次給人老爆(爆竊)唔見咗好多電話,卻因此認識了五、六位便衣探員,跟他們很好傾」。幾位探員到今天還有來旺角光顧他。
Wilson跟警察的淵源,原來由10歲開始,爸爸是政府二級工程師,長駐旺角警署,負責修理警察對講機(Walkie Talkie)。小時候沒事做,Wilson經常到警署跟阿Sir打乒乓球,連剪髮也到警局的理髮店,「髮型當然只有一款,就是警察的陸軍裝」。爸爸要輪班,隔不久要上飛鵝山頂的警隊發射站,候命修理通訊設備。每次跟父親上山都留宿兩、三日,四周環境優美。「我都可以一起坐警車上山,好威風㗎!」Wilson從小看着爸爸修理通訊設備,後來學習修理電話便更得心應手。
他經常強調修理電話要有操守,不能騙人,「你對人家好,人家便會對你好」。六年前有一間大維修公司縮減規模,因為熟悉Wilson,將旗下五、六十個飛機師客人全部轉介給他,六年來這些外國人一直光顧他。「飛機師入息高,卻愛惜電話,有些仍在用iPhone 4,花幾百元修理都要繼續用,總之要用到部電話死為止!」他們也不介意買舊的手機,會以千多二千元跟他買二手的iPhone 6。他很喜歡這批外國客人。
少男少女中手機毒太深
為了保安原因,Wilson在舖頭裝了閉路電視,無意中記錄了一些趣事。有一個16歲少女在母親陪同下拿電話來修,電話因意外跌進水中不能修復,所有相片全部失去,少女聽到壞消息後突然暈倒,「我看着她嘴唇變白,暈倒在母親肩上」。最後Wilson報警,救傷車將少女送院,幸無大礙。
又有少年拿平板電腦給Wilson維修,由於修理底板工序較繁複,要交工場維修,需六、七小時才能完成,他於是着少年晚些回來取機。可是少年捨不得離開,站在他舖前不發一言呆等,站足六硂七小時。最後平板修好,Wilson禁不住問少年,「如果是你老竇入了醫院,你會否這樣站在醫院門口等?」少年一笑置之,沒答半句便取機離去。香港的宅男宅女手機中毒甚深,Wilson深有體會。
大陸客人呢?「我不做大陸人生意的,他們好野蠻!」他說大陸人通常在內地修理一、兩次不好,才拿來香港修,此時手機已經內傷,很難復原。「二來他們要求用便宜零件,我警告他們平嘢冇好;結果維修後電話真的出事,他們依然要回來投訴你,很煩、很無禮」。所以現在客人要求用平價零件,他都不願意做。
說到陸客無禮,他又給記者看閉路電視片段,曾經有數名大陸遊客,不問半句便讓小孩坐在他舖前木凳上吃飯盒,Wilson最初不忍心驅逐小孩,但幾個同行成人得寸進尺,有人索性坐在另一張木凳一起吃,Wilson終於忍不住下逐客令,他們才慢慢地、頭也不回、對不起也沒有說一句溜掉了。
Wilson每周開舖七天,斗大的舖位內以電腦相伴。他喜歡將這些片段留在電腦內,不時翻看。他看得最多的片段,卻是家中的癡呆母親。近兩年她中了風,記憶力衰退,語無倫次,更曾經離家出走。所以Wilson安裝了網上系統監察媽媽的一舉一動。
電腦接駁了揚聲器,家中的任何聲音,母親說的話,他聽得清清楚楚。揚聲器傳來開關門或不正常聲音,即使他正專注修機,都會立即回頭查看電腦螢幕。訪問當天,他坐在舖內觀看救護員上門以輪椅送母親覆診,格外緊張。雖有弟弟及家傭全程陪伴母親,他仍經常查看電腦,「黐線,還未回來。一定係救護車像速遞公司般要『派』很多病人回家;都四、五小時了,阿媽一定很肚餓……」
最後,揚聲器傳來開門聲,小小畫面出現救護員及家傭陪着母親安然回家,他才放下心頭大石,回復「寸嘴」模式。
水是手機最大敵人
修機30年,見過很多奇難雜症。有女客人說手機快不行了,他問她是否睡覺不關機,客人回一句:「有關係嗎?」Wilson本能地笑說:「梗係關事啦,你又試吓唔瞓覺吖,睇睇你會點?」他見這位李小姐有幽默感,便繼續說:「電子嘢,話瓜就瓜,唔會有遺囑㗎!」電話暫時修復好,Wilson叮囑她:「濕過水,有咗霉菌,跟生果一樣,就算切掉爛的部份都不會長遠,記住回家立即備份。」
Wilson說大部份電話問題都跟水有關,記者採訪期間,一名客人手機濕了水拿來修,原來是他吃湯麵時不小心把它掉到湯裏去。這位男士語音未盡,Wilson立即「搶咪」大聲說:「油炸iPhone我都見過!」原來有廚師將手機放廚房架上,電話震機震至跌落油鑊中,「整部電話給油封住了」。他花了三小時清理油漬,電話最後復活,承惠五百。記者問為何電話不壞,他說:「因為油係唔會過電呀嘛!」不過,家中小朋友千萬別模仿!
今天先達人流比以前少了八、九成,現在來找Wilson的只有熟客。舖租也由高峯期的四萬減至現時每月三萬,「三十年前客等我,今日我等客……今年又要跟業主傾減租」。但他堅持不以平價招徠,用的都是原廠零件。他不喜歡用大陸貨或假零件,雖然這樣收費可以便宜一半,但客人一定回來投訴質量不好。「要最平價,又要質量好,麻煩你幫襯另一家,出了事你報警投訴他們,我廢事煩」。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