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泰國清萊府少年足球隊被困「睡美人洞」18天奇蹟獲救,有參與救援的英國蛙人憶述,指救援過程驚險萬分,幾乎功虧一簣。
馬林森(Jason Mallinson)負責救出最後一名被困少年,當時洞內情況轉差,救援隊與時間競賽。馬林森為少年戴氧氣罩時,發現罩太小,緊得把少年的鼻壓扁,下巴位置卻露出空隙。他擔心少年會遇溺,但又無法聯絡洞外救援人員送新罩來。
當時澳洲蛙人兼麻醉科醫生哈里斯(Richard Harris),用氯胺酮將少年麻醉,令他出洞途中保持冷靜。二人唯有試用另一個罩。馬林森說:「我們知道時間無多,這是最後方法……只要一帶着少年開始出洞,就不能回頭……我們無論如何要救他出洞,不論他是生是死,的確有點殘忍。」
馬林森說,由於少年的氧氣罩很鬆,稍有碰撞容易「走位」,故出洞途中感到十分緊張。他決定貼身護住少年,用自己的頭護住他的頭,以免少年撞到洞壁。馬林森說自己撞了幾十次,但仍要硬着頭皮前進,以免少年出現失溫症。
另一英國蛙人朱厄爾(Chris Jewell)營救倒數第二的一名少年出洞時,也是驚險重重。他一邊拖着少年,一邊靠引繩向洞口前進,但在其中一個洞室意外脫手,在漆黑中未能找回引繩,卻找到一條電纜,這條電纜反而引他們「走回頭路」。
朱厄爾迷失了,唯有浮到水面,把少年暫時放到石上,再決定下一步如何。這時,馬林森與哈里斯趕到,哈里斯幫手護送少年,朱厄爾則「殿後」,最終全部人安全抵達洞口。
雖然參與完成這場「不可能的任務」,朱厄爾及馬林森不認為自己是英雄。朱厄爾說:「我只覺得我是在適當時間出現在適當地點,運用適當技巧發揮影響力而已。」
英國《每日郵報》
馬林森(Jason Mallinson)負責救出最後一名被困少年,當時洞內情況轉差,救援隊與時間競賽。馬林森為少年戴氧氣罩時,發現罩太小,緊得把少年的鼻壓扁,下巴位置卻露出空隙。他擔心少年會遇溺,但又無法聯絡洞外救援人員送新罩來。
當時澳洲蛙人兼麻醉科醫生哈里斯(Richard Harris),用氯胺酮將少年麻醉,令他出洞途中保持冷靜。二人唯有試用另一個罩。馬林森說:「我們知道時間無多,這是最後方法……只要一帶着少年開始出洞,就不能回頭……我們無論如何要救他出洞,不論他是生是死,的確有點殘忍。」
馬林森說,由於少年的氧氣罩很鬆,稍有碰撞容易「走位」,故出洞途中感到十分緊張。他決定貼身護住少年,用自己的頭護住他的頭,以免少年撞到洞壁。馬林森說自己撞了幾十次,但仍要硬着頭皮前進,以免少年出現失溫症。
另一英國蛙人朱厄爾(Chris Jewell)營救倒數第二的一名少年出洞時,也是驚險重重。他一邊拖着少年,一邊靠引繩向洞口前進,但在其中一個洞室意外脫手,在漆黑中未能找回引繩,卻找到一條電纜,這條電纜反而引他們「走回頭路」。
朱厄爾迷失了,唯有浮到水面,把少年暫時放到石上,再決定下一步如何。這時,馬林森與哈里斯趕到,哈里斯幫手護送少年,朱厄爾則「殿後」,最終全部人安全抵達洞口。
雖然參與完成這場「不可能的任務」,朱厄爾及馬林森不認為自己是英雄。朱厄爾說:「我只覺得我是在適當時間出現在適當地點,運用適當技巧發揮影響力而已。」
英國《每日郵報》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