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全球資源分配較平均,窮人只要努力就可以向上流,但今非昔比,今天若然出身低微,脫貧動輒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近日發表研究報告,指目前各國窮人平均要150年,即是差不多5代才能脫貧,中國情況更嚴重,要等七代人!而1975年是分水嶺,此前出生的50後、60後及70後機會多的是,此後社會根本沒有流動性。
報告指出,最快可以打破貧窮循環的是北歐國家,例如丹麥、芬蘭、挪威、瑞典,只需要2至3代,就可以脫離窮人行列。至於如巴西、南非、哥倫比亞等的發展中國家,則要9至11代才可脫貧。
社會上不少年過43歲的中年人常吹噓當年自己的發奮史,對年輕人指指點點,但經合組織的報告指出,當年發跡容易,不止香港,全球亦然,報告寫道:「對很多在1955年至1975年期間出生、父母均是缺乏教育的人來說,社會的確有流動性,但對1975年後出生的人來說,(流動性)已停滯不前。」
可悲的是,連中產家庭也有向下流風險,研究發現,有七分一中產家庭,以及兩成收入較低的中產人士,4年間會跌入窮人階層。
OECD分析,各國社會貧富收入不平等的情況加劇,以致基層難以在社會階梯向上爬,使跨代貧窮普及。如果父親是低收入人士,那麼下一代的兒童有三分之一機會也會是低收入。
組織建議各國政府採取適當政策,包括投放更多資源於教育,改善健康及家庭政策,為弱勢兒童創造更平等的競爭環境,及減低經濟困難對他們的影響。另外,政府亦可增建可負擔的房屋,規劃更方便的交通和完善的城巿,及加強社會安全網,以促進社會平等。
參謀長拉莫斯(Gabriela Ramos)說:「我們要確保每個人也有機會取得成功,特別是那些最弱勢的社群。」
澳洲ABC/OECD
報告指出,最快可以打破貧窮循環的是北歐國家,例如丹麥、芬蘭、挪威、瑞典,只需要2至3代,就可以脫離窮人行列。至於如巴西、南非、哥倫比亞等的發展中國家,則要9至11代才可脫貧。
社會上不少年過43歲的中年人常吹噓當年自己的發奮史,對年輕人指指點點,但經合組織的報告指出,當年發跡容易,不止香港,全球亦然,報告寫道:「對很多在1955年至1975年期間出生、父母均是缺乏教育的人來說,社會的確有流動性,但對1975年後出生的人來說,(流動性)已停滯不前。」
可悲的是,連中產家庭也有向下流風險,研究發現,有七分一中產家庭,以及兩成收入較低的中產人士,4年間會跌入窮人階層。
OECD分析,各國社會貧富收入不平等的情況加劇,以致基層難以在社會階梯向上爬,使跨代貧窮普及。如果父親是低收入人士,那麼下一代的兒童有三分之一機會也會是低收入。
組織建議各國政府採取適當政策,包括投放更多資源於教育,改善健康及家庭政策,為弱勢兒童創造更平等的競爭環境,及減低經濟困難對他們的影響。另外,政府亦可增建可負擔的房屋,規劃更方便的交通和完善的城巿,及加強社會安全網,以促進社會平等。
參謀長拉莫斯(Gabriela Ramos)說:「我們要確保每個人也有機會取得成功,特別是那些最弱勢的社群。」
澳洲ABC/OECD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