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訪歐前夕以「foe」(敵人)來形容歐洲,並指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相對來說更加容易,當時不少人還傾向認為特朗普只是又打「開口牌」,逼令北約盟友在軍費問題上讓步。但當特朗普抵達布魯塞爾後,竟然先斥德國是俄羅斯的俘虜﹔再批評英國首相文翠珊軟脫歐將令兩國貿易協議胎死腹中﹔及至在赫爾辛基再來一場被質疑「賣國」的特普會。特朗普連串舉動看似沒有章法,但背後其實顯露出他想來個大洗牌,企圖建立以美國為唯一中心的世界新秩序。
撰文:劉在名
東西方不少外交著作都相信,國際關係搏奕講求合作與離間,即使把所有人都不當是朋友,也會結合次要敵人來打擊主要敵人,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將務實外交奉為圭臬,在冷戰時也沒有因為意識形態不同,而抗拒與實行社會主義的中國合作,一手促成了尼克遜訪華,並善用中蘇之間的嫌隙拉攏中國進一步孤立蘇聯。到了奧巴馬2009年上台,華盛頓政府已把中國視為主要競爭對手,因此提出了重返亞太戰略及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務求聯合亞太諸國一同圍堵中國。然而這套行之已久的策略似乎並非特朗普那杯茶。
特朗普上台一年以來依靠著大幅減稅及放寬監管,令美國經濟進一步上揚,美股也屢創新高,特朗普團隊由是判斷美國已有足夠實力挑起貿易戰,一洗過去多年被人「搵笨」的頹風從而令美國再次強大。華府攻擊的對象也不限於中國,而是包括了加拿大、墨西哥、歐盟、日本、南韓等傳統盟友,在特朗普看來,美國不需要聯合任何人去打擊任何人,美國貿易代表納瓦羅在今年3月接受霍士主持人芭提摩的訪問時就曾信誓旦旦,堅信世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向美國的關稅報復。不論你以往是否美國的「盟友」,在特朗普上台一刻起,願意妥協的便是美國的朋友,不願意低頭的便是美國的敵人,因此當歐盟堅拒在貿易問題上讓步時,自然便成了特朗普口中的「foe」,與過去被美國視為敵人的俄羅斯、中國及北韓只能平起平坐。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下周將會訪美,特朗普已再次放出重話,聲言如果歐盟不作重大讓步,將會受到巨大的懲罰。
特朗普這種以一敵眾、自我中心的外交策略如果施行得當,令對手一一低頭,當然可以「唯我獨尊」,就如特朗普在白宮之內,無論是幫他登上總統寶座的國師班農,經濟智囊科恩,甚至是位極人臣的國務卿蒂勒森,只要意見不合,特朗普隨時手起刀落將之解聘,甚有他主持飛黃騰達時「you’re fired」的氣勢。但套用在外交角力,現時的實況卻是歐盟、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印度及土耳其斯等等都已向美國實施相等規模的關稅報復。更重要的是歐盟與日本簽訂了EPA﹔東盟10國以及中、日、韓、澳等6國也在商討RCEP﹔至於TPP的成員國在美國退出後也在密鑼緊鼓推進 CPTPP,由此可以看到因為特朗普的極限施壓,反而令眾多依賴美國的國家連成一線,希望發展更加緊密的多邊關係,藉此抵消美國貿易壁壘而形成的負面影響。
在上世紀70、80年代,美國GDP佔世界總產值近一半,尚需盟友幫助去打嬴美蘇之間的冷戰,而據世銀去年的統計,美國GDP佔世界總產值已跌至四分之一,美國能否在國力佔比下降之時,仍以一國之力改寫全球秩序,着實令人質疑。吊詭的是,對中國政府來說,美國以一敵眾可能是最好的場景選擇,如果特朗普因為受到美國參眾兩院的壓力而收縮戰線,轉為與歐盟及加拿大、墨西哥等鳴金休兵,再集中力量對付北京,這對中國或許是更加大的挑戰。
撰文:劉在名
東西方不少外交著作都相信,國際關係搏奕講求合作與離間,即使把所有人都不當是朋友,也會結合次要敵人來打擊主要敵人,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將務實外交奉為圭臬,在冷戰時也沒有因為意識形態不同,而抗拒與實行社會主義的中國合作,一手促成了尼克遜訪華,並善用中蘇之間的嫌隙拉攏中國進一步孤立蘇聯。到了奧巴馬2009年上台,華盛頓政府已把中國視為主要競爭對手,因此提出了重返亞太戰略及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務求聯合亞太諸國一同圍堵中國。然而這套行之已久的策略似乎並非特朗普那杯茶。
特朗普上台一年以來依靠著大幅減稅及放寬監管,令美國經濟進一步上揚,美股也屢創新高,特朗普團隊由是判斷美國已有足夠實力挑起貿易戰,一洗過去多年被人「搵笨」的頹風從而令美國再次強大。華府攻擊的對象也不限於中國,而是包括了加拿大、墨西哥、歐盟、日本、南韓等傳統盟友,在特朗普看來,美國不需要聯合任何人去打擊任何人,美國貿易代表納瓦羅在今年3月接受霍士主持人芭提摩的訪問時就曾信誓旦旦,堅信世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向美國的關稅報復。不論你以往是否美國的「盟友」,在特朗普上台一刻起,願意妥協的便是美國的朋友,不願意低頭的便是美國的敵人,因此當歐盟堅拒在貿易問題上讓步時,自然便成了特朗普口中的「foe」,與過去被美國視為敵人的俄羅斯、中國及北韓只能平起平坐。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下周將會訪美,特朗普已再次放出重話,聲言如果歐盟不作重大讓步,將會受到巨大的懲罰。
特朗普這種以一敵眾、自我中心的外交策略如果施行得當,令對手一一低頭,當然可以「唯我獨尊」,就如特朗普在白宮之內,無論是幫他登上總統寶座的國師班農,經濟智囊科恩,甚至是位極人臣的國務卿蒂勒森,只要意見不合,特朗普隨時手起刀落將之解聘,甚有他主持飛黃騰達時「you’re fired」的氣勢。但套用在外交角力,現時的實況卻是歐盟、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印度及土耳其斯等等都已向美國實施相等規模的關稅報復。更重要的是歐盟與日本簽訂了EPA﹔東盟10國以及中、日、韓、澳等6國也在商討RCEP﹔至於TPP的成員國在美國退出後也在密鑼緊鼓推進 CPTPP,由此可以看到因為特朗普的極限施壓,反而令眾多依賴美國的國家連成一線,希望發展更加緊密的多邊關係,藉此抵消美國貿易壁壘而形成的負面影響。
在上世紀70、80年代,美國GDP佔世界總產值近一半,尚需盟友幫助去打嬴美蘇之間的冷戰,而據世銀去年的統計,美國GDP佔世界總產值已跌至四分之一,美國能否在國力佔比下降之時,仍以一國之力改寫全球秩序,着實令人質疑。吊詭的是,對中國政府來說,美國以一敵眾可能是最好的場景選擇,如果特朗普因為受到美國參眾兩院的壓力而收縮戰線,轉為與歐盟及加拿大、墨西哥等鳴金休兵,再集中力量對付北京,這對中國或許是更加大的挑戰。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