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美俄峯會中對俄羅斯的普京阿諛諂媚,令前總統奧巴馬也忍不住爆seed,呼籲世人警惕「強人政治」,以免民主制度遭斷送,其苦口婆心與筆者剛讀完的一部著作不謀而合。哈佛大學政治教授Yascha Mounk在書中更直言,目前美國民主制度仍能起制衡的作用,但若特朗普連任四年,便有充足時間把現有制度弄得面目全非,傷害將無法彌補。
Yascha Mounk在The People vs. Democracy: Why Our Freedom Is in Danger and How to Save It一書中,大數近年多國的民主退潮,一個又一個強人上台,更換法官、打壓傳媒、清剿反對黨,而美國的情況更令他憂心忡忡,尤其是美國人近年的態度轉變,在他進行的橫跨十多年的調查中,美國人對強人政治的接受程度大增,由1995年時有24%認為強人政治是好或甚好,上升至2011年時的32%,當中新生代(18至24歲)的接受程度更遠比長輩為大,由1995年的34%上升至2011年時的44%。
至於更極端的軍法統治(army rule),雖然贊成的比例較強人政治為低,但十多年間的升幅亦相當顯著,在2011年時已有6分1美國人認同軍法統治,比例較1995年升逾倍,其中以有錢人的態度變化最極端,在十多年間由6%激增至35%。
人民態度大變,造就特朗普以強人姿態上台,作者認為現有政治制度的變質固然要負上一定責任,政客操弄政治,與商家金融財閥越走越埋,懶理人民訴求,同時間選民對聯邦法院、央行甚至傳媒等獨立於政治的制度越來越不耐煩,對少數種族及宗教亦越來越欠缺包容。
書中一名資深共和黨政客向作者慨嘆,時移勢易,現在當競爭對手對一個複雜問題提出只有一句的解決辦法,而他提出的方案有三句,大部份選民都會認為他才是騙子。
作者發現,西方一向視為理所當然的自由民主主義(liberal democracy),並非牢不可破,本來以為互補的民主與自由主義制度建設,原來是可以有衝突的,隨時會裂變成反自由的民主,或不民主的自由。前者容易淪為人民的暴政,後者或令人民意願再無法影響公共政策。
面對勢不可擋的強人政治,作者提出的藥方仍然還原基本步,要捍衞自由民主主義制度所信奉的價值,即使有時看似浪費時間、毫無成果,但對強人越權踩過界時,務必上街大聲疾呼,以選票懲罰他。同時,擁護現有制度的政客亦需要回歸地面,體察民情,在保障少數族群的同時,落實加強邊境控制。經濟方面,在房屋稅務及生產力環節亦要大膽改革,讓國民感到下一代是有前景的。
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當西方還對民主制度的自我修正能力滿有自信時,本書告訴你,羅馬當然不是一天建成的,但要拆毀它,可能只需兩屆任期的時間。
余大千
Yascha Mounk在The People vs. Democracy: Why Our Freedom Is in Danger and How to Save It一書中,大數近年多國的民主退潮,一個又一個強人上台,更換法官、打壓傳媒、清剿反對黨,而美國的情況更令他憂心忡忡,尤其是美國人近年的態度轉變,在他進行的橫跨十多年的調查中,美國人對強人政治的接受程度大增,由1995年時有24%認為強人政治是好或甚好,上升至2011年時的32%,當中新生代(18至24歲)的接受程度更遠比長輩為大,由1995年的34%上升至2011年時的44%。
至於更極端的軍法統治(army rule),雖然贊成的比例較強人政治為低,但十多年間的升幅亦相當顯著,在2011年時已有6分1美國人認同軍法統治,比例較1995年升逾倍,其中以有錢人的態度變化最極端,在十多年間由6%激增至35%。
人民態度大變,造就特朗普以強人姿態上台,作者認為現有政治制度的變質固然要負上一定責任,政客操弄政治,與商家金融財閥越走越埋,懶理人民訴求,同時間選民對聯邦法院、央行甚至傳媒等獨立於政治的制度越來越不耐煩,對少數種族及宗教亦越來越欠缺包容。
書中一名資深共和黨政客向作者慨嘆,時移勢易,現在當競爭對手對一個複雜問題提出只有一句的解決辦法,而他提出的方案有三句,大部份選民都會認為他才是騙子。
作者發現,西方一向視為理所當然的自由民主主義(liberal democracy),並非牢不可破,本來以為互補的民主與自由主義制度建設,原來是可以有衝突的,隨時會裂變成反自由的民主,或不民主的自由。前者容易淪為人民的暴政,後者或令人民意願再無法影響公共政策。
面對勢不可擋的強人政治,作者提出的藥方仍然還原基本步,要捍衞自由民主主義制度所信奉的價值,即使有時看似浪費時間、毫無成果,但對強人越權踩過界時,務必上街大聲疾呼,以選票懲罰他。同時,擁護現有制度的政客亦需要回歸地面,體察民情,在保障少數族群的同時,落實加強邊境控制。經濟方面,在房屋稅務及生產力環節亦要大膽改革,讓國民感到下一代是有前景的。
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當西方還對民主制度的自我修正能力滿有自信時,本書告訴你,羅馬當然不是一天建成的,但要拆毀它,可能只需兩屆任期的時間。
余大千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