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醫字咁淺:咖啡或茶長青網文章

2018年07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7月20日 04:35
2018年07月20日 04:35
新聞類別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不論高檔米芝蓮fine dining、中區食肆商務午餐、抑或茶記ABCD餐,主菜過後例必是coffee or tea(九十後見客時也可選擇熱華田),大家或許認為那只是個不成文習慣,然而,其背後原來是有科學理據的。
飽餐尤其午飯後特別容易瞌眼瞓是常識吧,為了解釋這疑團,科學家便曾進行(慘無人道的)動物試驗,將膠管經食道放入小狗腸中,若注入空氣把腸臟打脹小狗便會昏昏欲睡,之後抽出空氣牠又會清醒過來。這現象亦見於人類,研究者因此推斷飯後的睡意乃腸胃連繫腦部的一種生理反射,當我們飽餐後,肚子中的充實感會刺激到交感神經,令大腦反射性地放鬆,就像腸胃充了氣的小狗那樣進入昏睡狀態。西方人習慣飯後來一杯咖啡或茶,當中的咖啡因(Caffeine)有提神作用,正好抵銷了飽餐產生的睡意。
咖啡是阿拉伯人傳統飲料,茶葉不消說是源自我們偉大的中國,兩者在十六世紀才傳入歐洲,當初更有一段小插曲。
話說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深信咖啡或茶皆危害健康,故下旨執行一項實驗,他特赦了一對孿生兄弟死囚,改判無期徒刑,條件是兄長需每天飲三壺咖啡,弟弟則是三壺茶,皇上指派一位醫生長期監察他們,看飲咖啡還是飲茶的會先死。
是次實驗中,首名陣亡的參與者是醫生,皇上跟着僱用另一醫生接手,即是實驗中第二位死者,案中第三位死者乃古斯塔夫三世本人。之後,兄弟倆每天在獄中繼續享用咖啡及茶,直至八旬高齡才相繼自然死去。
飲茶文化代表了中華民族數千年薪火相授的傳統智慧,茶的藥用價值先記於《神農本草經》,由於年代久遠、源遠流長,大家也會條件反射地認定茶是有益身心、延年益壽的養生妙品;反之,近代才從西方傳入的咖啡則有刺激性,會損害健康。
然而,經過多年觀察及研究數據,除非過量飲用,咖啡其實不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所謂養生,秘訣是恒常運動、飲食有度、作息定時,就是這麼簡單,假若忽視生活日常的健康習慣,給你飲再多茶也休想有養生之效。
麥煒和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