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蘋果日報】內地平價智能手機製造商小米在港風光上市,內地媒體昨報道,江蘇南京一名小米手機用戶不僅飽受小米手機自燃(圖)之苦,在索償中更被小米要求「封嘴」,停止網上直播維權或向傳媒爆料。有內地律師斥小米做法違法,稱在賠償協議簽署保密條款明顯違法,即使簽了也是無效。
發生自燃的小米手機型號聲稱是max1代手機,事主陳先生2016年以1,299元人民幣(1,527元港幣),在淘寶上一間大型電器店購買。本月4日,肇事小米手機在家中充電時疑似自燃,床頭櫃亦被熏黑。事主當日聯絡零售電商,對方回覆稱:「小米不受理過保產品,承諾賠償手機損失,折現後為300元」。事主不服作出3項跟進,一是向南京消費者協會投訴電商;二是聯繫小米售後服務部,獲小米授權門店確認,可申請賠償原機或折現;三是在知乎網以日記形式「直播」維權。詎料小米之後要求事主刪帖,且否認小米不受理過保手機的說法。雙方最後達成口頭初步和解,小米承諾賠償1,799元人民幣(2,115元港幣),同時要求事主簽保密協議。
江蘇天哲律師事務所華震律師指出,消費者是否「保密」並不是賠償的前提,亦不能以保密條款來掩蓋產品品質問題。
江蘇《揚子晚報》
發生自燃的小米手機型號聲稱是max1代手機,事主陳先生2016年以1,299元人民幣(1,527元港幣),在淘寶上一間大型電器店購買。本月4日,肇事小米手機在家中充電時疑似自燃,床頭櫃亦被熏黑。事主當日聯絡零售電商,對方回覆稱:「小米不受理過保產品,承諾賠償手機損失,折現後為300元」。事主不服作出3項跟進,一是向南京消費者協會投訴電商;二是聯繫小米售後服務部,獲小米授權門店確認,可申請賠償原機或折現;三是在知乎網以日記形式「直播」維權。詎料小米之後要求事主刪帖,且否認小米不受理過保手機的說法。雙方最後達成口頭初步和解,小米承諾賠償1,799元人民幣(2,115元港幣),同時要求事主簽保密協議。
江蘇天哲律師事務所華震律師指出,消費者是否「保密」並不是賠償的前提,亦不能以保密條款來掩蓋產品品質問題。
江蘇《揚子晚報》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