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月花1.2萬催谷做精英星洲虎媽 要8歲女日日上興趣班長青網文章

2018年07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7月15日 18:27
2018年07月15日 18:27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財經專題】新加坡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教育同樣吃香,近年在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中,新加坡的數學與科學,名列全球前兩名。究竟新加坡的精英是如何養成的?現年38歲、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陳柚霖(Kristin)三代同為名校精英,媽媽及8歲女兒都就讀同一名校,對於培育女兒讀名校,Kristin自有一套方法,不單止十八般舞藝樣樣學齊,每天更排滿不同的補習及課外活動,務求在有限時間內,學盡不同知識。
記者︰吳美茸 蘇承智 攝影︰陳海威
港孩要入讀香港傳統名校,必須在面試中使出各種奇招。而在新加坡入讀小學,並沒有面試制度,大多為世襲制,只要兄弟姊妹在學或父母曾經入讀,又是舊生會成員,小朋友不必經過任何考核,就可以直入學校。
就讀名校的Kristin指,自己比較幸運,母校已有120年歷史,媽媽曾經入讀,所以自己和女兒都因利乘便。若沒有親屬關係,又想入讀名校,家長就需要到學校做義工。可是並非人人都可以做義工,Kristin指,除非家長有特殊技能,恰好正是學校所需要的,例如網球教練。她指每間學校的義工都有限額,可是想做義工的人太多,部份學校會抽籤處理。
女兒:希望沒有學校
現時育有兩女的Kristin悉心裁培女兒成才,每月花近1.8萬港元在兩個女兒的補習班及興趣班上,就讀三年級的大女林思情(Lauren),每天放學後都要上不同的興趣班,每月費用近1.2萬港元。幸好新加坡的小學約下午一時多已放學,讓家長有充足時間安排活動。
Kristin指,Lauren喜歡做體操,所以星期一會上體操班;星期二有英文寫作班;星期三上數學補習班和芭蕾舞;星期四上鋼琴班;星期五有華文班;星期六比較忙,早上是游泳班,之後是體操,下午就畫畫班;星期日剛剛加入華文作文班。Kristin坦言,自己的小朋友非常忙碌,可是每當要取消部份課堂,Kristin便稱「我這個小孩,她非常喜歡學很多東西」。
Kristin指,「女兒最新的口頭禪就是I am so desserts backwards,desserts(甜品)反過來就是stressed(壓力)。」她形容,有時看到女兒小學三年級的數學十分容易,不明白她為甚麼不會做,為了不讓雙方感到有壓力,她決定聘請補習老師。「我想補習老師懂得她的學習程度。」另外,她為了鍛鍊女兒華文和英文,所以也安排了相關的補習。
訪問當天是星期四,時間表上安排了鋼琴課,Lauren放學回到家,吃過午飯後,就開始做鋼琴功課,而學校的功課每天有一至兩項。可是坐不定的她,做一份功課就花了兩個小時,做了一會兒,就跑去練體操,直到媽媽出手,才安靜下來再做功課。
童言無忌,當媽媽走開,Lauren就說「我希望沒有學校,我就不用做功課,可以做體操」。當天的鋼琴課突然取消,她興奮得跳起來,記者問她是否不喜歡上鋼琴課,她回答說太忙,沒有做好練習,害怕今天上課時有新挑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