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金融證券開放加速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17日 05:59
2011年01月17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各金融部委多在歲首半個月內召開了年度工作會議,會上透露的政策取向是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金融業最重要的信息。令人關注的是,在未來金融證券業市場開放上,監管層著墨不少。可以預見,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開放、跨境投融資將成為2011年的熱詞。

資本項目開放動作頻頻

中國央行剛剛在月初的工作會議中提到「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穩步拓寬人民幣流出和回流渠道,建立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網路,加強人民幣跨境收付監測」,幾天之後就開閘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儘管中國央行保持低調,但人民幣國際化一步緊似一步,從未有停歇。

貿易和投資的人民幣跨境結算,更暗合中國在未來5年中加快資本專案開放之背景。就在最近10天內,各地動作頻頻,上海試點「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PE)」、溫州發布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方案、中國銀行美國分行對美國客戶啟動人民幣買賣交易。

內地一貫的資本管制,其實是人民幣尋找「均衡」匯率的制度障礙。儘管央行在年度工作會上措辭謹慎,業內仍期許未來5年內地資本項下開放獲得實質進展。

國際板靜待「時間窗」

中國證監會年度會議日前閉幕,消息人士透露,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會上明確提出「適時推出國際板」,較官方對外公布的「推進國際板建設」措辭更直白。上海證券交易所官員稱國際板技術準備已「初步完成」,看來只欠東風,這與彼時股指期貨、創業板何其相似。證監會高層曾在非公開場合笑稱,股指期貨若非在2010年樓市全面緊縮前掛牌,恐怕還要再「磨劍」一年。可見「時間窗」對於監管層來說,亦是難於把握,稍縱即逝的。

證券業開放大勢所趨。與國際板同期著墨的是跨境投融資的系列熱點,預計包括:政策支援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融資、跨境投資、並購重組等等。

券商對外開放門檻高

內地證券公司今後亦將迎來上市、出海設分公司、境外投融資的機遇期。消息人士透露,官方將鼓勵內地證券及基金公司赴境外設立設立子公司,發展跨境業務。

對境外資金進入內地證券業,官方仍保持謹慎。證監會稱,年內將推動「證券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在境外募集資金進行境內證券投資業務試點」。不過,此間專家認為,內地商業銀行上市之前大力引進了境外戰略投資者,卻在遭遇金融危機之際被昔日戰略投資者大肆拋售,留下前車之鑒。下一輪券商上市潮即將到來,預計中國當局不會再對「戰略投機者」慷慨開門,轉而讓外資直接投資已上市券商,令其真正長期持股、戰略投資。

馮其十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