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升中派位】
【蘋果日報】升中派位昨日放榜,多名小六生戰勝逆境,獲派心儀中學。曾英莉居於大埔山上寮屋,每天長途跋涉到黃大仙上學,起初廣東話和繁體字也不會,在老師和同學的鼓勵下多說多寫,每天回家默寫繁體字,讀老師借出的英文書,終於天道酬勤,獲派第一志願大埔英中,立志未來繼續努力讀書,希望能成為一個插畫師,「好希望第日可以賺到錢,畀一個更好環境媽咪」。
浸信會天虹小學昨早不少學生接過升中派位結果,都展現燦爛笑容,其中曾英莉獲派大埔迦密柏雨中學。她家住大埔山上140呎的寮屋,家中沒有電視和網絡,更要燒柴做飯,英莉和弟妹每天回家途中,也要幫忙撿柴。每天由大埔出發前往黃大仙上學,舟車勞頓逾一小時,曾太得知女兒獲派迦密柏雨,着眼的並非是否英中或Band1,而是「起碼喺返大埔區,唔使再咁遠返學」。
聽障女獲派第一志願
來港兩年的英莉廣東話已對答如流,兩地語言文字的分野,曾是英莉出盡九牛二虎之力來跨越的鴻溝。英莉來港前不懂廣東話和繁體字,「初頭我真係一句都唔識,後來同學同老師喺堂上講同教我,先慢慢識講多啲」。曾太也讚女兒的老師很有熱誠,更經常借英文書給女兒。
天虹校長朱子穎說,英莉的故事令他很印象深刻和感動,看到她沒有因為家境比別人困難而放棄,反而努力學習和參與活動,兩年來進步很大,「令我哋睇到,教育真係改變到生命、改變到人」。
以基層學生為主的鮮魚行學校今年有89%學生獲派首三志願,超過三分之一獲派英中。莊喻婷獲派第一志願香港培道中學,她四年級初來港時,每天「做完英文練習先至食飯」。莊父亦指女兒最初「廣東話都唔識」,如今靠努力考入心儀中學,感到欣慰。另一同學梁安琪則獲派第一志願順德聯誼會胡兆熾中學,她來自綜援家庭,與母親和胞妹住在大角嘴100呎劏房,連書桌都放不下,卻無阻她每晚溫習、每周至少補習三天。她的母親坦言補習費用「其實好大壓力」,但為了女兒的成績認為值得。校長施志勁對結果感開心,望同學繼續獲取更多知識去改變命運。
此外,患嚴重聽障的馮羨茹也獲派第一志願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羨茹兩歲半確診嚴重聽障,平時靠老師講課時佩戴無線調頻系統機,她才能聽得清楚。她昨對派位結果不感意外,「聽障冇乜嘢特別,好似平凡人咁,只係瞓覺、沖涼同游水時要除耳機麻煩啲」。羨茹年幼時,媽媽馮太陪她學發音,「一齊練,成日都攬埋一齊喊」。馮太昨終於鬆一口氣,一家四口馬上吃大餐慶祝。
■記者鄧力行、李思潁、馮智敏
【蘋果日報】升中派位昨日放榜,多名小六生戰勝逆境,獲派心儀中學。曾英莉居於大埔山上寮屋,每天長途跋涉到黃大仙上學,起初廣東話和繁體字也不會,在老師和同學的鼓勵下多說多寫,每天回家默寫繁體字,讀老師借出的英文書,終於天道酬勤,獲派第一志願大埔英中,立志未來繼續努力讀書,希望能成為一個插畫師,「好希望第日可以賺到錢,畀一個更好環境媽咪」。
浸信會天虹小學昨早不少學生接過升中派位結果,都展現燦爛笑容,其中曾英莉獲派大埔迦密柏雨中學。她家住大埔山上140呎的寮屋,家中沒有電視和網絡,更要燒柴做飯,英莉和弟妹每天回家途中,也要幫忙撿柴。每天由大埔出發前往黃大仙上學,舟車勞頓逾一小時,曾太得知女兒獲派迦密柏雨,着眼的並非是否英中或Band1,而是「起碼喺返大埔區,唔使再咁遠返學」。
聽障女獲派第一志願
來港兩年的英莉廣東話已對答如流,兩地語言文字的分野,曾是英莉出盡九牛二虎之力來跨越的鴻溝。英莉來港前不懂廣東話和繁體字,「初頭我真係一句都唔識,後來同學同老師喺堂上講同教我,先慢慢識講多啲」。曾太也讚女兒的老師很有熱誠,更經常借英文書給女兒。
天虹校長朱子穎說,英莉的故事令他很印象深刻和感動,看到她沒有因為家境比別人困難而放棄,反而努力學習和參與活動,兩年來進步很大,「令我哋睇到,教育真係改變到生命、改變到人」。
以基層學生為主的鮮魚行學校今年有89%學生獲派首三志願,超過三分之一獲派英中。莊喻婷獲派第一志願香港培道中學,她四年級初來港時,每天「做完英文練習先至食飯」。莊父亦指女兒最初「廣東話都唔識」,如今靠努力考入心儀中學,感到欣慰。另一同學梁安琪則獲派第一志願順德聯誼會胡兆熾中學,她來自綜援家庭,與母親和胞妹住在大角嘴100呎劏房,連書桌都放不下,卻無阻她每晚溫習、每周至少補習三天。她的母親坦言補習費用「其實好大壓力」,但為了女兒的成績認為值得。校長施志勁對結果感開心,望同學繼續獲取更多知識去改變命運。
此外,患嚴重聽障的馮羨茹也獲派第一志願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羨茹兩歲半確診嚴重聽障,平時靠老師講課時佩戴無線調頻系統機,她才能聽得清楚。她昨對派位結果不感意外,「聽障冇乜嘢特別,好似平凡人咁,只係瞓覺、沖涼同游水時要除耳機麻煩啲」。羨茹年幼時,媽媽馮太陪她學發音,「一齊練,成日都攬埋一齊喊」。馮太昨終於鬆一口氣,一家四口馬上吃大餐慶祝。
■記者鄧力行、李思潁、馮智敏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