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3D啫喱腦 訓練醫生抽液 逼真臨床場景助掌握手術技巧長青網文章

2018年07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7月09日 06:35
2018年07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模擬培訓為醫療教育新趨勢,前線醫護在高仿真的臨床場景內,能更快更準確掌握各種醫療技術。醫管局九龍中醫院聯網綜合模擬及技能培訓中心(MDSSC)將創新科技加入教學中,自行研發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培訓系統,利用醫療三維打印心血管模型,又以慢煮棒加熱液體令人工心瓣自動打開,又發揮創意用粟米片模擬皮下氣腫觸感,現正測試用啫喱及冰塊製作大腦,讓腦外科醫生可練習抽腦水程序。
記者:嚴敏慧
醫管局豁下有三個模擬培訓中心,其中位於伊利沙伯醫院、獲得本年度傑出團隊獎的九龍中醫院聯網綜合模擬及技能培訓中心,專門負責危急醫療情況、大型創傷及腔內血管介入治療的培訓。中心設模擬急症室、普通病房及手術室等高仿真度臨床場景,並有不同模擬醫療教學儀器,開班教授外科創傷處理、藥物安全訓練、介入醫療程序等。過去三年中心舉辦逾千個課程,逾1.8萬人次完成培訓。
粟米片模仿皮下氣腫
主管賈南雄醫生表示,中心最獨特為3年前自行研發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模擬培訓系統,與理大合作以三維打印出心血管模型,讓醫生練習用導管放入人工心瓣,並利用旋轉式內置攝影鏡頭,以燈箱投射黑白影像再接駁電視屏幕,模擬實際手術時的X光監察。中心經理石玉嫻指,系統測試時曾發生人工心瓣放入模擬心臟後,未能像真實情況般張開,原來人工心瓣必須在接近人體體溫才能運作,最後加入慢煮棒將系統內液體加熱到30多度,令人工心瓣能夠運作。
團隊又利用小智慧,加強模擬場景的真實性。石玉嫻舉例,胸口創傷需檢查患者是否有皮下氣腫,醫護需用手觸模有否氣泡爆破感覺,為模擬此情況,團隊將粟米片放入模擬人偶胸下。本身是外科醫生的賈南雄指,「噼嚦啪嘞」觸感與皮下氣腫有八成似。她指最近腦外科想做抽腦液的培訓,惟市場上模擬器昂貴,團隊最近研究以魚膠粉製腦部模型,再用冰塊仿製腦室,利用灌湯餃原理,做到中間有流液效果。
石玉嫻指出,製作「啫喱腦」仍在測試階段,現時使用膠手套雪凍,但未能做到腦室腰果形狀,而膠手套亦較厚,拮針時與真實感覺有一定距離,正研究訂製模具等方法解決。至於TAVI培訓系統亦正研究1.5版本,加入鏡頭前後郁動功能,令模擬手術更逼真。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