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自願醫保產品最快明年推出市場。政府認為自願醫保較現有醫保產品更具吸引力,更聲稱3年內有150萬人購買自願醫保;但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分析政府及保險業聯會數據後,指自願醫保產品無法改善市面醫保存在的問題,沒高風險池及非必定承保,但預計保費卻較市面高,要有150萬人購買自願醫保「甚具挑戰性」。
該項立法會研究簡報指出,2016年全港有326萬人有買醫療保險,當中包括240萬份個人醫保保單,數字較2006年大幅增加78%。惟保費收益與醫療索償金額一直有巨大分野,如2015年僅12%個人醫保保單有索償,涉額53億元,但只及同期保費總額90億元的59%。
研究指,上述數據反映市面個人醫保的成本率僅四成,屬於偏高。而食衞局2014年委託顧問公司所作的研究亦表示,按照全球標準,本港醫保產品的成本效益不高、利潤率亦較團體醫保高。
此外,研究指醫保分流病人到私營醫療市場的能力有限,如2016年有43%個人醫保投保人仍然選擇到公立醫院接受較複雜或費用高昂的治療;在公立醫院接受治療的個人醫保投保人,有92%表示不曾用過醫保保障。
研究指出,上述問題或與個人醫保行政費用比率過高、不肯承保高風險人士、不保證續保等有關,令投保人不肯使用私營醫療服務。而食衞局提倡的自願醫保屬非立法形式、由行業協議產生的醫保產品,且沒有設高風險池、非必定承保,以及明言保費或較現時市面醫保高,故研究認為3年內要吸逾150萬人買自願醫保是「甚具挑戰性」。此外,研究亦質疑自願醫保能否加強分流公院病人到私營醫療市場的效果。
■記者于健民
該項立法會研究簡報指出,2016年全港有326萬人有買醫療保險,當中包括240萬份個人醫保保單,數字較2006年大幅增加78%。惟保費收益與醫療索償金額一直有巨大分野,如2015年僅12%個人醫保保單有索償,涉額53億元,但只及同期保費總額90億元的59%。
研究指,上述數據反映市面個人醫保的成本率僅四成,屬於偏高。而食衞局2014年委託顧問公司所作的研究亦表示,按照全球標準,本港醫保產品的成本效益不高、利潤率亦較團體醫保高。
此外,研究指醫保分流病人到私營醫療市場的能力有限,如2016年有43%個人醫保投保人仍然選擇到公立醫院接受較複雜或費用高昂的治療;在公立醫院接受治療的個人醫保投保人,有92%表示不曾用過醫保保障。
研究指出,上述問題或與個人醫保行政費用比率過高、不肯承保高風險人士、不保證續保等有關,令投保人不肯使用私營醫療服務。而食衞局提倡的自願醫保屬非立法形式、由行業協議產生的醫保產品,且沒有設高風險池、非必定承保,以及明言保費或較現時市面醫保高,故研究認為3年內要吸逾150萬人買自願醫保是「甚具挑戰性」。此外,研究亦質疑自願醫保能否加強分流公院病人到私營醫療市場的效果。
■記者于健民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