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長者只宜用「鬆動錢」買年金長青網文章

2018年06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6月25日 07:56
2018年06月25日 07:56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即將出台的公共年金於7月5日公佈詳情,本港首次有政府推動的「自製長糧」,外界反應是未開售已熱烈。銀行界相信,風險低、回報不俗的公共年金,會是城中滿65歲退休人士首選考慮,但亦提醒老友記注意,年金每月固定出糧雖然吸引,惟資金一旦投放就「會被鎖死咗」,長者必須保留寬裕流動資金以應對醫療及緊急支出需要,建議閒資組合中最少維持一半為流動資產比重(如存放定期),餘下「鬆動錢」可投放年金;有理財策劃師亦建議,低風險族最多25%資金投放年金或保險。
若財務實力許可,業界亦鼓勵銀髮族應用盡當局給予每人投保100萬元的上限;面對加息周期及年金快將登場,長者有意申請便應準備資金調撥,若資金一貫放銀行定存,就不要選擇太長存期,1個月期較合適。
上商執行副總裁兼財富管理業務總監莊希表示,年金概念是每月為長者提供多一個固定收入,又毋須像安老按揭要抵押物業,相信設計能滿足銀髮族需要,「會係退休人士首選」。以投保100萬元為例,男士每月固定收入達5,800元,若連同長者高齡津貼(生果金),老友記月入已算不俗,故產品應該「幾受歡迎」。
不過,她提醒長者申請前,要先考慮自己每月開支及與家人商量,亦要明白年金性質與定存不同,後者收息之餘可取回本金,前者資金會被鎖起,建議長者資產組合需保留最少一半為流動資產,若其全部資產均為定存積蓄,「唔好攞哂存款出嚟全部放入年金」。
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同樣建議老友記宜分散風險地配置資產,自問為低風險一族的話,可以將25%資金投放於年金或保險產品,20%承造短期的定期投資(例如定存)或外匯;35%投放起碼享有5厘息以上的高息企業債券或環球及亞洲基金;其餘資金則可選擇擺放在股票。
預留資金作緊急支出
星展香港財富管理投資產品及諮詢部主管兼執行董事張宏浩亦說,年金回報可觀風險低,長者有生之年都獲固定收入「係好吸引」,即使「好有錢唔志在(年金收入)嘅客戶」,他都會建議對方投保。
但他強調每個人必須保留寬裕流動資產,投放年金的錢「一定係唔使等住用嘅閒資」,因資金「放咗入去會鎖死咗」,老友記投保前要考慮出入診所、醫院或其他急用現金需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