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造價高達17億元、覆蓋元朗市明渠的天價天橋,上月底在立法會工務小組以兩票之差通過,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最快下周五就有關項目的撥款表決。立法會議員朱凱廸昨牽頭率領市民在元朗區內遊行,為天價項目聚集反對聲音,望可在最後階段游說建制派轉軚,否決撥款。
朱凱廸昨沿元朗明渠旁圍圈遊行,向逾17億元建橋方案說不。遊行吸引近百市民參加,多為該區居民,其間市民手持風車,象徵元朗人寧要涼風,不要建橋後變屏風。元朗區區議員杜嘉倫斥行人天橋成本高效益低,除可為發展商銷售新盤時加上「天橋連接朗屏站至教育路」賣點外,不覺有惠民因素。反對建橋還有香港建築師學會,建築師解端泰強調,當局花逾17億元建橋不符成本效益,指遊行前沿地面同一路徑,試走天橋覆蓋範圍的路程,「我邊行邊影相,去到教育路都係6分鐘,(政府指)行橋去要12分鐘」,無助加快市民來往區內。
朱凱廸拉票冀阻撥款
解端泰續指,遊行口號「元朗人不做水魚」未完全符合現況,應為「香港人不做水魚」,指17億元是從公帑撥出,全港納稅人支付,認為即使不參考學會建議方案,用同樣資金改善區內交通燈系統也更直截了當。
反對團體派發單張上列出5大專業學會的方案,建議改用長180米、闊3米的天橋,加闊明渠兩邊行人走廊,取代政府建議闊6米天橋,長度亦較建議540米縮短三分二,造價可減半至9億元。
財委會本周五會討論天價天橋撥款,最快下周五表決,如通過撥款天橋預計在2023年落成,明渠旁開花店逾30年的元朗街坊林太不認同建橋後能方便出入,反指或令本來人流已不多的明渠行人道更顯得冷清,市民沿橋直達西鐵站,明渠兩旁的店主將無辜蒙受生意損失。
市民陳小姐稱自出生起已住在元朗區,至今已逾50年。她認為建橋時將對明渠兩旁商舖造成極大影響,工程會密封明渠兩旁,令行人道又熱又焗,途經市民更不願意在該處逛街坊小店。朱凱廸指民主派及獨立人士在議會持26票,建制派建測界議員謝偉銓受界別壓力下有望在撥款中不表態,若要穩陣推翻撥款需要多8票,將向建制派中如何君堯、廖長江等人埋手。
■記者鄧溢禧
朱凱廸昨沿元朗明渠旁圍圈遊行,向逾17億元建橋方案說不。遊行吸引近百市民參加,多為該區居民,其間市民手持風車,象徵元朗人寧要涼風,不要建橋後變屏風。元朗區區議員杜嘉倫斥行人天橋成本高效益低,除可為發展商銷售新盤時加上「天橋連接朗屏站至教育路」賣點外,不覺有惠民因素。反對建橋還有香港建築師學會,建築師解端泰強調,當局花逾17億元建橋不符成本效益,指遊行前沿地面同一路徑,試走天橋覆蓋範圍的路程,「我邊行邊影相,去到教育路都係6分鐘,(政府指)行橋去要12分鐘」,無助加快市民來往區內。
朱凱廸拉票冀阻撥款
解端泰續指,遊行口號「元朗人不做水魚」未完全符合現況,應為「香港人不做水魚」,指17億元是從公帑撥出,全港納稅人支付,認為即使不參考學會建議方案,用同樣資金改善區內交通燈系統也更直截了當。
反對團體派發單張上列出5大專業學會的方案,建議改用長180米、闊3米的天橋,加闊明渠兩邊行人走廊,取代政府建議闊6米天橋,長度亦較建議540米縮短三分二,造價可減半至9億元。
財委會本周五會討論天價天橋撥款,最快下周五表決,如通過撥款天橋預計在2023年落成,明渠旁開花店逾30年的元朗街坊林太不認同建橋後能方便出入,反指或令本來人流已不多的明渠行人道更顯得冷清,市民沿橋直達西鐵站,明渠兩旁的店主將無辜蒙受生意損失。
市民陳小姐稱自出生起已住在元朗區,至今已逾50年。她認為建橋時將對明渠兩旁商舖造成極大影響,工程會密封明渠兩旁,令行人道又熱又焗,途經市民更不願意在該處逛街坊小店。朱凱廸指民主派及獨立人士在議會持26票,建制派建測界議員謝偉銓受界別壓力下有望在撥款中不表態,若要穩陣推翻撥款需要多8票,將向建制派中如何君堯、廖長江等人埋手。
■記者鄧溢禧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