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近年流行的電子煙及加熱煙,至今未獲准在港銷售。食物及衞生局昨公佈規管新煙草產品的立法建議,倘立法成事,這類產品有望合法引進本港。該局指,過往化驗結果顯示電子煙及加熱煙有健康風險,例如致癌及引致呼吸道疾病等,因此規管框架與傳統香煙類似,包括禁止賣廣告或售予未成年人,零售包裝亦要附有指定式樣的健康忠告。政府另建議產品含煙草部份須徵稅,但未知徵稅水平。
記者:袁樂婷
加熱煙以高溫烘熱「煙彈」內的煙草,產生煙霧;電子煙則不用煙草,而是加熱特製煙油,煙油成份包括尼古丁、甘油及丙二醇等。食衞局交予立法會的文件指,政府去年化驗七個加熱煙樣本,氣霧均含有尼古丁和焦油,前者令人上癮及導致血管收窄,後者可致癌。另外,政府及浸會大學近年分別化驗多個電子煙樣本,均驗出致癌物甲醛及重金屬,長期吸食增加患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風險。
包裝須有健康忠告
政府建議規管電子煙及加熱煙等新煙草產品,包括禁止售予未成年人;禁賣廣告;包裝須有健康忠告及標示含焦油及尼古丁等。產品中含煙草部份亦要徵稅,但未提徵稅水平。目前每支香煙徵稅1.9元,煙草商認為加熱煙與傳統香煙不同,爭取將加熱煙歸類為「其他煙草製品」。其他煙草製品每公斤徵稅2,309元,以萬寶路一款20支裝煙彈為例,煙稅每支0.7元。
代表煙草商的煙草事務協會認為,管制措施應尊重現有吸煙者,有權選擇潛在風險較低的替代品。
加熱煙IQOS製造商兼煙草商Philip Morris表示,雖然加熱煙並非完全無健康風險,但與香煙相比可減低危害。
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批評說法是宣傳伎倆,意圖淡化吸煙對身體帶來的傷害。委員會主席鄺祖盛指,這些產品近年被推廣為潮流玩意,吸引不吸煙者尤其年輕人使用,然而越來越多研究發現電子煙及加熱煙等含有有害物質。政府曾於2015年5月建議立法禁電子煙入口及銷售,委員會認為現時只提規管是大倒退。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下周二(19日)討論有關規管建議。除了規管電子煙,政府另建議修例,取消現行須在香煙包裝上展示焦油和尼古丁含量數值的規定,改為只須列出產品含有這些化學物,避免公眾以為化學物含量較低的香煙等於較安全。
記者:袁樂婷
加熱煙以高溫烘熱「煙彈」內的煙草,產生煙霧;電子煙則不用煙草,而是加熱特製煙油,煙油成份包括尼古丁、甘油及丙二醇等。食衞局交予立法會的文件指,政府去年化驗七個加熱煙樣本,氣霧均含有尼古丁和焦油,前者令人上癮及導致血管收窄,後者可致癌。另外,政府及浸會大學近年分別化驗多個電子煙樣本,均驗出致癌物甲醛及重金屬,長期吸食增加患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風險。
包裝須有健康忠告
政府建議規管電子煙及加熱煙等新煙草產品,包括禁止售予未成年人;禁賣廣告;包裝須有健康忠告及標示含焦油及尼古丁等。產品中含煙草部份亦要徵稅,但未提徵稅水平。目前每支香煙徵稅1.9元,煙草商認為加熱煙與傳統香煙不同,爭取將加熱煙歸類為「其他煙草製品」。其他煙草製品每公斤徵稅2,309元,以萬寶路一款20支裝煙彈為例,煙稅每支0.7元。
代表煙草商的煙草事務協會認為,管制措施應尊重現有吸煙者,有權選擇潛在風險較低的替代品。
加熱煙IQOS製造商兼煙草商Philip Morris表示,雖然加熱煙並非完全無健康風險,但與香煙相比可減低危害。
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批評說法是宣傳伎倆,意圖淡化吸煙對身體帶來的傷害。委員會主席鄺祖盛指,這些產品近年被推廣為潮流玩意,吸引不吸煙者尤其年輕人使用,然而越來越多研究發現電子煙及加熱煙等含有有害物質。政府曾於2015年5月建議立法禁電子煙入口及銷售,委員會認為現時只提規管是大倒退。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下周二(19日)討論有關規管建議。除了規管電子煙,政府另建議修例,取消現行須在香煙包裝上展示焦油和尼古丁含量數值的規定,改為只須列出產品含有這些化學物,避免公眾以為化學物含量較低的香煙等於較安全。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