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世界盃將至,當各國足球代表隊磨拳擦掌備戰時,但最近兩周有兩位球員因患上「運動型疝氣」(Sports Hernia)而退隊,很多運動員及醫護人員對「運動型疝氣」感到陌生,不明白其與一般疝氣(俗稱「小腸氣」)的分別。
數據顯示25%專業運動員曾感到腹股溝疼痛,特別是職業足球、籃球或曲棍球運動員。疼痛原因除了是常見的肌腱受傷,運動型疝氣亦不少見。腹股溝附近的三組肌肉,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和內收肌均附在恥骨位置。當做講求變速、轉向、奔跑以及急停運動時,這三組肌肉會從三個不同方向重複收縮拉扯,久而久之引致腹股溝腹壁勞損、薄弱甚至撕裂,造成運動型疝氣。
運動型疝氣的典型症狀是腹股溝疼痛,特別是做跑、跳或轉向的動作,甚至咳嗽都會加劇痛楚。不同於一般疝氣,運動型疝氣患者在腹股溝並無明顯的凸塊。檢查時患者於腹股溝的聯合肌腱和內收肌腱附注在恥骨的位置會感到壓痛。當做抗阻仰卧起坐或直腿提高的測試時,亦會感到腹股溝不適。除了用以上病徵診斷運動型疝氣,我們亦要排除其他常見引致腹股溝疼痛的問題,如髖關節撞擊症或肌腱受損,並可以超聲波或核磁共振來輔助確診。
治療早期的運動型疝氣可先由非手術治療着手,以藥物或物理治療來減少痛楚的炎症,並循序漸進地加以鍛煉核心肌群以及大腿肌肉來減低復發。較嚴重的運動型疝氣,非手術治療只能短暫減輕運動時的疼痛;只有以手術治療才能徹底治癒。現時處理運動型疝氣的手術都以微創為主,一般在日間進行,或留院一晚已可出院。術後配合康復治療以及功能訓練,運動員大概在兩個月後能重回正常訓練。
撰文:香港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總監容樹恆教授
隔周二刊出
數據顯示25%專業運動員曾感到腹股溝疼痛,特別是職業足球、籃球或曲棍球運動員。疼痛原因除了是常見的肌腱受傷,運動型疝氣亦不少見。腹股溝附近的三組肌肉,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和內收肌均附在恥骨位置。當做講求變速、轉向、奔跑以及急停運動時,這三組肌肉會從三個不同方向重複收縮拉扯,久而久之引致腹股溝腹壁勞損、薄弱甚至撕裂,造成運動型疝氣。
運動型疝氣的典型症狀是腹股溝疼痛,特別是做跑、跳或轉向的動作,甚至咳嗽都會加劇痛楚。不同於一般疝氣,運動型疝氣患者在腹股溝並無明顯的凸塊。檢查時患者於腹股溝的聯合肌腱和內收肌腱附注在恥骨的位置會感到壓痛。當做抗阻仰卧起坐或直腿提高的測試時,亦會感到腹股溝不適。除了用以上病徵診斷運動型疝氣,我們亦要排除其他常見引致腹股溝疼痛的問題,如髖關節撞擊症或肌腱受損,並可以超聲波或核磁共振來輔助確診。
治療早期的運動型疝氣可先由非手術治療着手,以藥物或物理治療來減少痛楚的炎症,並循序漸進地加以鍛煉核心肌群以及大腿肌肉來減低復發。較嚴重的運動型疝氣,非手術治療只能短暫減輕運動時的疼痛;只有以手術治療才能徹底治癒。現時處理運動型疝氣的手術都以微創為主,一般在日間進行,或留院一晚已可出院。術後配合康復治療以及功能訓練,運動員大概在兩個月後能重回正常訓練。
撰文:香港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總監容樹恆教授
隔周二刊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