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港人患鼻敏感十分常見,但久病不醫,容易小事化大。有外國研究指出,鼻敏感嚴重可致患者睡眠質素下降,令其注意力下降、分心和睏睡,受影響的駕駛者比醉駕更危險。逾六成受訪病人表示病情影響駕駛,當中9.5%人曾在駕駛時睡着。有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指,臨床觀察約每4個香港人就有1個患有鼻敏感,提醒患者不要低估風險。
1/4港人患鼻敏感
法國去年一項調查訪問了3,850名患有鼻敏感的病人,了解其病情有否影響駕駛。研究人員先評估病人的精神狀況,要求病人填寫「睏睡度量表」,當中有39.4%受訪者的評分反映,駕駛時注意力減弱,24.4%人面臨發生意外的高風險,有5.6%人感到睏睡需盡力保持清醒。
研究人員再與患者訪談,有63.8%患者坦承病情對駕駛有影響,當中18.9%人表示反應出現問題、13.6%人稱在駕駛時出現失誤,甚至有9.5%人在駕駛時睡着,研究分析認為睏睡駕駛比醉駕更危險,籲鼻敏感患者要正視病情。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盧浩然指,臨床觀察約每4個香港人就有1個患有鼻敏感,現時傳統上最有效藥物治療為類固醇噴鼻劑,有助治療發炎情況,需時約一星期才能見效,但港人往往輕視鼻敏感影響,「只係醫一半」,如用藥幾日即自行斷藥。他指,鼻敏感容易做成鼻水倒流,令患者長期咳嗽或咽喉不適,影響睡眠質素。
盧浩然指,噴鼻式類固醇為傳統藥物中最有效,但臨床上見不少病人誤用,「以為將噴嘴塞入鼻孔,向上噴就得」,令藥物只到達鼻孔中膈,無法針對真正發炎的雨側鼻甲,令藥效大打折扣。他指,如把噴嘴向上,噴出藥物會流向喉嚨,如患者在噴藥後經常嚐到苦澀味,意味噴藥方式有誤;相反,因把噴嘴微微傾斜,朝鼻孔外側噴藥。
至於坊間流傳不少偏方如精油、薄荷膏等,聲稱可治療鼻敏感,盧浩然指有關做法未必有效,最多只能短暫紓緩病徵,如薄荷腦(Menthol)能刺激交感神經,減輕鼻孔充血情況,「病人感覺就好似通咗鼻塞咁」,又指做運動如跑步等都有同樣功效,但通鼻塞功效最多只能維持約15分鐘。
■記者梁銘恩
1/4港人患鼻敏感
法國去年一項調查訪問了3,850名患有鼻敏感的病人,了解其病情有否影響駕駛。研究人員先評估病人的精神狀況,要求病人填寫「睏睡度量表」,當中有39.4%受訪者的評分反映,駕駛時注意力減弱,24.4%人面臨發生意外的高風險,有5.6%人感到睏睡需盡力保持清醒。
研究人員再與患者訪談,有63.8%患者坦承病情對駕駛有影響,當中18.9%人表示反應出現問題、13.6%人稱在駕駛時出現失誤,甚至有9.5%人在駕駛時睡着,研究分析認為睏睡駕駛比醉駕更危險,籲鼻敏感患者要正視病情。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盧浩然指,臨床觀察約每4個香港人就有1個患有鼻敏感,現時傳統上最有效藥物治療為類固醇噴鼻劑,有助治療發炎情況,需時約一星期才能見效,但港人往往輕視鼻敏感影響,「只係醫一半」,如用藥幾日即自行斷藥。他指,鼻敏感容易做成鼻水倒流,令患者長期咳嗽或咽喉不適,影響睡眠質素。
盧浩然指,噴鼻式類固醇為傳統藥物中最有效,但臨床上見不少病人誤用,「以為將噴嘴塞入鼻孔,向上噴就得」,令藥物只到達鼻孔中膈,無法針對真正發炎的雨側鼻甲,令藥效大打折扣。他指,如把噴嘴向上,噴出藥物會流向喉嚨,如患者在噴藥後經常嚐到苦澀味,意味噴藥方式有誤;相反,因把噴嘴微微傾斜,朝鼻孔外側噴藥。
至於坊間流傳不少偏方如精油、薄荷膏等,聲稱可治療鼻敏感,盧浩然指有關做法未必有效,最多只能短暫紓緩病徵,如薄荷腦(Menthol)能刺激交感神經,減輕鼻孔充血情況,「病人感覺就好似通咗鼻塞咁」,又指做運動如跑步等都有同樣功效,但通鼻塞功效最多只能維持約15分鐘。
■記者梁銘恩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