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梁天琦被重判6年,外界質疑判刑較六七暴動更重,半世紀前同因「抗爭」入獄的兩名少年犯,俱白了少年頭,二人謂儘管兩代人訴求不同,但痛惜年輕人因衝動負上沉重代價。當年參與六七暴動、今天已成管治階層同路人的工聯會,該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圖)稱六七暴動與梁案「差天共地」,當年環境「複雜好多」,不能相提並論。
當年因控阻差辦公及藏有煽動性標語被判監30個月、現年68歲的高兆楨指,對梁等年輕人被重判感到震撼,「扣埋假都要坐4年半,前途冇晒,佢哋好年輕,人生最寶貴嘅時間要喺監獄過,好可惜」。高謂判刑雖較預期重,但尊重法庭判決,認為年輕人的出發點是改善社會,縱然方法有偏差,社會應給予機會。
「唔係一句外國勢力干預就解釋晒所有嘢,我唔信全部年輕人都被收買,當權者應反思為何咁多人反對佢,政策上係咪有失誤,咁樣先係比較積極的應對方法」。高擔心重判令部份年輕人更堅定反對政府,令社會進一步分裂,「我認識好多年輕人,佢哋都好有理想,因坐監而扼殺咗人生嘅黃金時間係好可惜」。
昔日六七少年犯指判刑太重
同樣覺得判刑較預期重的,還包括「船長」陳仕源,「梁天琦襲警判一年,我認為係過輕,但暴動罪判6年,就較我預期重,可能因為佢係號召者嘅關係」,今年70歲的他,是六七動力研究社社長,當年因拒捕及行為不檢入獄5個月。
同樣有參與六七暴動的工聯會,該會議員郭偉強於社交網發文,指梁案不能與六七暴動比較,「五十幾年前的事,你和我都未出世,你卻只聽片面之詞,爭住做反對派隻卒?」他回覆本報電話訪問時指,他和工聯會認為「兩件事差天共地,唔能夠對比」,「當年政治環境比依家複雜好多好多」,大家應該明白巿民追求穩定,「呢個其實係要大家一齊守法,唔係邊個着、邊個唔着嘅問題」。又解釋自己不是要指摘梁,亦非落井下石,只想指出教唆年輕人暴動的人責任更大。
■記者呂麗嬋、林俊謙
當年因控阻差辦公及藏有煽動性標語被判監30個月、現年68歲的高兆楨指,對梁等年輕人被重判感到震撼,「扣埋假都要坐4年半,前途冇晒,佢哋好年輕,人生最寶貴嘅時間要喺監獄過,好可惜」。高謂判刑雖較預期重,但尊重法庭判決,認為年輕人的出發點是改善社會,縱然方法有偏差,社會應給予機會。
「唔係一句外國勢力干預就解釋晒所有嘢,我唔信全部年輕人都被收買,當權者應反思為何咁多人反對佢,政策上係咪有失誤,咁樣先係比較積極的應對方法」。高擔心重判令部份年輕人更堅定反對政府,令社會進一步分裂,「我認識好多年輕人,佢哋都好有理想,因坐監而扼殺咗人生嘅黃金時間係好可惜」。
昔日六七少年犯指判刑太重
同樣覺得判刑較預期重的,還包括「船長」陳仕源,「梁天琦襲警判一年,我認為係過輕,但暴動罪判6年,就較我預期重,可能因為佢係號召者嘅關係」,今年70歲的他,是六七動力研究社社長,當年因拒捕及行為不檢入獄5個月。
同樣有參與六七暴動的工聯會,該會議員郭偉強於社交網發文,指梁案不能與六七暴動比較,「五十幾年前的事,你和我都未出世,你卻只聽片面之詞,爭住做反對派隻卒?」他回覆本報電話訪問時指,他和工聯會認為「兩件事差天共地,唔能夠對比」,「當年政治環境比依家複雜好多好多」,大家應該明白巿民追求穩定,「呢個其實係要大家一齊守法,唔係邊個着、邊個唔着嘅問題」。又解釋自己不是要指摘梁,亦非落井下石,只想指出教唆年輕人暴動的人責任更大。
■記者呂麗嬋、林俊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