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瞓醒面腫眼袋大 肝腎失調 赤小豆薏米食療助祛水腫長青網文章

2018年05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5月08日 07:59
2018年05月08日 07:59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OL最怕早上起床時面目浮腫,小心是出現了臟腑失調問題。中醫師表示,身體現水腫與日常飲食不節制或太夜睡等壞習慣有關,引致脾虛及腎虛,阻礙水液代謝。用赤小豆、生薏仁(即薏米)等具祛濕、利尿功效的藥材作食療,再改善生活習慣,有助擊退水腫不適。
記者:梁麗兒
註冊中醫師林婉珺表示,在中醫角度,水腫多與肺、脾和腎三臟失調有關,其中脾及腎較常見。脾主運化,負責將食物營養和水份輸送至身體有需要部份,但一些飲食習慣如嗜吃甜食、吃得太多油膩或熱氣煎炸食物或太夜食飯難消化等,均可以損脾,導致脾的運作失常,造成水濕堆積及水腫。太夜睡覺也是水腫人士大忌,因為腎主水液,當夜睡時,肝、腎的氣血就容易受損,如腎精虧損,便令人水腫。另外,房事過多亦會傷腎引致水腫。肺氣弱人士若遭寒邪、外邪入侵,會令身體的水道不通,並會呈現在肌膚上,形成水腫。
經前更應早睡
春夏雨水多及偏向潮濕,當脾胃差的人遇上外濕,會特別容易受水腫困擾。林指,臨床上會較多病人因身形水腫向中醫求診,尤其準備夏天要穿上泳裝或小背心,發現手臂及大腿較浮腫。很想減肥的女性,眼皮、眼袋或面部浮腫最常見,其次為手腳腫。中醫一般將水腫分兩大類型,包括痰濕型及氣虛型。痰濕型水腫人士容易疲倦及身形較肥胖,日常愛吃甜食、肥膩或菇類等易生濕食物,舌胖而苔厚白,大便黏散。氣虛型水腫的人士最常「講嘢唔夠氣」、行幾步容易氣喘,面色蒼白、手腳凍及怕凍,平日愛熱飲熱食,有排便困難。
要改善水腫,林稱可從飲食和生活習慣入手,減少吃生冷食物,如夏天的凍飲最好先在室溫放一放才飲用,以保護脾胃。高鈉和味精重的食物都要盡量避免,以防加重脾胃和肝腎負擔。常見食材如冬瓜具利尿及排水功效,可煮冬瓜或炮製冬瓜盅吃。薑有溫陽散寒、驅走濕氣作用,氣虛人士特別適合,可飲薑茶,或煲湯煮餸時加薑。西瓜及木瓜都有祛水腫的食療功效,西瓜可消暑清熱毒,適合熱底人士,木瓜則同時可健脾胃。
赤小豆、生薏仁是祛水腫好幫手,因為有祛濕及利尿作用,夏日常飲用的檸檬薏米水有清熱祛濕、祛水腫及美白功效,適合OL飲用。
林推介可用生薏仁、白朮等材料煲成赤小豆祛水腫冬瓜湯飲用,有助健脾及利水祛濕,特別適合痰濕型水腫人士服用。氣虛型水腫者則可焗祛水腫補氣茶飲用,材料包括黑豆衣、黨參等,可幫助身體補氣及養肝養腎血。
夜睡或飲酒都會傷肝腎,容易水腫人士尤其要注意,林建議最好在12時前要睡覺。女性來經時的氣血集中在下腹包括子宮,其他部位的水份和氣血循環會較差,故來經前兩日至來經首兩日,水腫問題明顯較嚴重,提醒怕水腫的女性,此段期間更要早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