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繼力撐最低工資立法和復建居屋後,被視為下屆特首熱門候選人的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昨日接受傳媒訪問時,大談他的經濟理論。梁振英認為,香港在發展金融和地產行業以外,應該大力發展成為國家航運中心,相信本港憑着獨立法治和國際聯繫的優勢,可提供與航運相關的專業服務,配合廣東的造船業發展,發展成香港最新的經濟亮點。
梁振英自去年開始「發力」,就最低工資及房屋問題發表主張,引來坊間揣測他開始為特首競賽熱身。不過去年11月他到中大演講,因為一句「諾貝爾和平獎為何不頒給鄧小平」的言論,惹來極大爭議。自此之後,梁振英便沉寂一個多月,其間未有再高調發表言論。
提供專業服務 打造航運中心
直至昨日,他再度「出山」接受10間報紙傳媒訪問。訪問持續約1小時多,但他花了近40分鐘,大談香港在「十二•五」規劃中的角色,尤其香港的經濟定位。
梁振英認為,香港有條件成為全國、甚至全球的國際航運中心。「香港有國際聯繫、兩文三語和優秀可靠法治,有條件如倫敦成為航運中心。」他指出,現時廣東造船業相當發達,香港作為前哨城市,可以配合內地硬件發展,相輔相成。他建議發展的「國際航運中心」,不單指物流行業,而是提供相關航運的專業服務,例如船隻登記、租賃、融資、保險、調解、法律、草擬合約等。
學者﹕與內地貿易未必靠香港
不過,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關焯照卻不同意梁振英的建議。他指出,香港近年貨運量已不斷減少,加上「三通」和中國簽定大量國際條約,不少地方已可跳過香港,直接與內地省市做生意,用不着特意透過香港,尋求專業的航運服務。
另外,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上月底接見北上述職的特首曾蔭權,要求曾蔭權切實解決經濟及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當時特首解讀是指「市場資金充斥形成的通脹壓力」,但梁振英認為,溫總所指的「突出矛盾」,是指貧窮問題。
認為溫總「突出矛盾」指貧窮問題
梁振英解釋,高薪一族薪金近年不斷上升,可是逾一半的就業人口,每月收入卻不足一萬元,收入不升反跌。他要求政府盡快解決嚴重的貧窮問題,尤其要拉高低收入一群人士的收入,最好是透過教育,令市民學以致用,不致錯配。政府經常指本港稅基狹窄,梁振英卻認為,政府不應將更多基層納入稅網,反而應該是透過經濟發展和教育,令低收入一群的收入增加,繼而令他們自然墮入稅網。
至於由政務司長唐英年領導的「關愛基金」,能否解決貧窮問題,梁振英未有正面回應,表示要待基金公布申請細節後,才評論做法是否具成效。
明報記者 姚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