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日擬購「全球鷹」監視中朝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31日 05:59
2010年12月31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軍9月在關島部署堪稱全球最強的「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後,日本傳媒昨報道,防衛省擬採購3架同款無人機,以提高對中國海軍在日本周邊海域的頻繁活動「警戒」,並對朝鮮半島進行「更準確監視」。除日本外,韓國與新加坡等亞太國家亦希望引入「全球鷹」,內地輿論關注,美國可能與區內國家聯手,組成「全球鷹偵察弧」,對中國實施空中圍堵。

《讀賣新聞》報道,日本政府本月中旬正式通過2011至15年度的日本防衛省《次期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明確表明將「進一步討論引入最尖端無人偵察機,加強對廣闊區域的『綜合警戒監視狀態』」。當局將在2015年前,對是否引入「全球鷹」作最終決定。防衛省將派遣自衛隊前往駐日美軍基地,「認真學習」該機種的操作及保養。

3戰機初期預算逾9.5億

「全球鷹」(RQ-4 Global Hawk)的滯空(目標上空停留)時間長達30小時,暫無其他無人偵察機可匹敵,日本一旦決定購買,它們將充當日本的「空中預警平台」,進而提升其偵察和反導作戰實力。澳門國際軍事會會長黃東向本報表示,在「全球鷹」監察下,中國海軍勢力若要衝出美日構想中的「太平洋第一島鏈」(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台灣、南至菲律賓及印尼),將面臨一定掣肘。

防衛省官員透露,若「警戒監視」的範圍要覆蓋日本全境,將需要3架「全球鷹」,預計每架售約2.4億港元。若再配備具有司令部功能的地上設施,初期預算將超過9.5億港元。但防衛省指出,由於該機種屬無人駕駛機,日後飛行員及設備操控員的人數可望減少,令人力資源大大減省。《讀賣新聞》評論稱,日本航空自衛隊意圖大規模引入近似「全球鷹」這種大型無人機尚屬首次。

日本最近致力加強海上偵察,專對付潛艇的自行研發「P1」警戒機已開始服役。資料顯示,P1警戒機長38米,機體寬35.4米,重79.7噸,配備日本自行研發的光波探測器和紅外線深海探測器,反潛能力大大提高。至於日本現時擁有的94架P3C偵察機,當局已在關鍵儀器進行改裝,使其實際偵查能力超過美國同類的P3C。

韓國台灣亦擬引進

此外,韓國(南韓)已計劃在明年前引入4架「全球鷹」,而台灣軍方高層近日亦透露,空軍正進行內部評估,準備向美提出「全球鷹」偵察機採購需求,未來並與F-16C/D戰機等,並列空軍軍購的優先選項。但暫時還沒列入採購項目。

台灣近年已研發出「中翔二型」和「天隼二型」無人偵察機,具備飛行即時影像和日夜偵巡能力,以至電子反干擾等特性,但滯空時間只有6至8小時,飛行高度僅只有到4500米,與「全球鷹」難以比擬,僅適合於小戰區的戰術偵照。但黃東指出,基於美國近年收緊對台輸出高科技,加上台灣位置更貼近中國大陸,令其可購入「全球鷹」的機會「近乎零」。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