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何志平涉賄】民政事務局前局長何志平月初在美國申請保釋,庭上其中一個爭拗點是他會否潛逃,以及一旦潛逃,能否引渡他回當地受審。控方律師指,美國與香港的引渡協議有很大酌情空間,又引述中方輿論指是次為政治檢控,若港府有同樣想法,有權不交人。翻查資料,大陸官媒《環球時報》上月底曾引述華信高層,質疑案件背後有「深層的國際政治原因」,何的妻子胡慧中其後也向香港傳媒引述該報道,令該說法廣為流傳。
記者:林偉聰 陳建平
法庭文件顯示,控方首先陳詞,強調中美兩國並無引渡協議,若何志平潛逃中國,「我們永遠不能緝拿他回來」。辯方律師反駁,稱控方把中國和香港混為一談,皆因被告實際上是居於香港而非中國,而港美之間其實有引渡條約,美國檢察部門現時亦正從香港引渡一名疑犯。
引渡協議酌情空間大
控方立即反擊稱,該份文件不是條約(treaty),只是協議(agreement),法律效力相差很遠,即使該份文件是條約,酌情空間也很大。控方又引述中國和其他亞洲地區的報道,指何志平的檢控有政治因素,按照條約內容,若港方認為相關檢控是政治性或相關行為在港不算犯法,則可拒絕交人。
翻查資料,《環球時報》上月底有報道指美方發放何志平被捕消息,與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董事會宣佈與中國華信簽署石油供應協議的時間相近,質疑美國當局的行動「背後具有深層的國際政治原因」;何妻胡慧中其後亦向本港傳媒轉發相關報道。
資料顯示,香港與美國於1996年12月簽署了引渡協議,港府過往亦稱之為協議,港美雙方均曾經引用。協議內容為雙方設下同等的豁免條件,以美國疑犯逃至香港為例,若港方認為相關的引渡要求牽涉中國的國防、外交或重要的公眾利益,香港有權拒絕;若港方認為美方的要求具有政治性,或是源於疑犯的特定種族、宗教、國籍或政見,同樣亦可拒絕。
2013年美國前中情局職員斯諾登爆料後逃至香港,美方亦有要求港方將他引渡,但港府就以美方資料不足為由拒絕拉人,最後斯諾登自行離港前往俄羅斯。
記者:林偉聰 陳建平
法庭文件顯示,控方首先陳詞,強調中美兩國並無引渡協議,若何志平潛逃中國,「我們永遠不能緝拿他回來」。辯方律師反駁,稱控方把中國和香港混為一談,皆因被告實際上是居於香港而非中國,而港美之間其實有引渡條約,美國檢察部門現時亦正從香港引渡一名疑犯。
引渡協議酌情空間大
控方立即反擊稱,該份文件不是條約(treaty),只是協議(agreement),法律效力相差很遠,即使該份文件是條約,酌情空間也很大。控方又引述中國和其他亞洲地區的報道,指何志平的檢控有政治因素,按照條約內容,若港方認為相關檢控是政治性或相關行為在港不算犯法,則可拒絕交人。
翻查資料,《環球時報》上月底有報道指美方發放何志平被捕消息,與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董事會宣佈與中國華信簽署石油供應協議的時間相近,質疑美國當局的行動「背後具有深層的國際政治原因」;何妻胡慧中其後亦向本港傳媒轉發相關報道。
資料顯示,香港與美國於1996年12月簽署了引渡協議,港府過往亦稱之為協議,港美雙方均曾經引用。協議內容為雙方設下同等的豁免條件,以美國疑犯逃至香港為例,若港方認為相關的引渡要求牽涉中國的國防、外交或重要的公眾利益,香港有權拒絕;若港方認為美方的要求具有政治性,或是源於疑犯的特定種族、宗教、國籍或政見,同樣亦可拒絕。
2013年美國前中情局職員斯諾登爆料後逃至香港,美方亦有要求港方將他引渡,但港府就以美方資料不足為由拒絕拉人,最後斯諾登自行離港前往俄羅斯。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