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大新校長 張翔以「該事件」形容六四 多番被問校園能否談港獨 終答可學術討論長青網文章

2017年1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2月16日 23:05
2017年12月16日 23:0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香港大學校委會正式委任內地出生的美籍學者張翔為新校長,接替明年1月離任的馬斐森。張翔昨會見港大師生、校友、管理層及傳媒,回應提問時多次聲稱捍衞學術自由,校園內可學術討論港獨。但被問到何以選擇在1989年赴美留學,卻態度迴避,僅以「該事件」(the event)形容六四,又稱自己早在六四前獲取錄,之後在美國28年未跟進事件,「相信歷史學者會給予一個更準確的答案」。
記者:周 婷 梁銘恩
張翔將成為港大歷來首名在內地出生、在內地完成高等教育的校長,張專研納米科學及工程,現兼任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講座教授、納米科學及工程中心主任。港大昨日未明確公佈張翔何時履新,張明言來港前要先完成博士生及博士後指導工作,但據了解,校長「真空期」不會超過半年,料張最遲來年7月正式上任,「真空期」間港大首席副校長譚廣亨將署任校長。
不知悉中大標語風波
據了解,港大校委會昨傍晚以15票贊成、2票反對、2票棄權,通過張翔的校長任命,現任校長馬斐森未有投票。張翔會後首次會見香港傳媒,席間有記者提問,1989年是現代中國的重大轉捩點,張何以選擇該年赴美讀書,張回應時略顯吞吐,只稱自己當時完成學位課程、並獲美國大學取錄,這些遠遠早於「該事件」發生(way before the event)。
張翔昨日出席多場諮詢會,港大教師及職員會主席張星煒指,諮詢會上有教職員問張翔,港大校園內是否容許談論港獨,張翔初時答案模稜兩可,僅稱學術自由也需受法律的規管,在多番追問下才表明,學生可以就港獨議題進行學術辯論。
早前中大校長沈祖堯要求學生拆除港獨標語風波不斷,張被問對此有何意見時亦態度迴避,重申學術自由是大學核心價值,又指自己上次到訪中大已是5年前,不知悉事件,拒評論其他大學校長做法。港大學生會前會長孫曉嵐稱,暫無信心張能顧及各方意見,應對政治氛圍下的挑戰。
現職講座教授及研究中心主任的張翔,屢被質疑欠大學管理及行政經驗,張星煒憂張對港大欠認識,在決策上沒有獨立思想,意見易受他人左右,「自己冇經驗,咪要聽人指」。張承認柏克萊分校環境相對平靜,但強調現時主理的研究部門有900名職員,同樣充滿挑戰,憶述甫上任即要解僱一名科學家,重申已預期將在港大面臨更多挑戰,但有信心克服。
對於「佔中三子」之一、法律學系副教授戴耀廷面臨起訴,過往曾有立會議員屢去信要求港大把戴辭退,張翔上任後會如何處理?張回應時稱不熟悉事件,相信港大有既定程序處理。校委會主席李國章隨即護航,稱任何人一日未定罪都是無辜,若有人被定罪,大學會按程序處理。
【校內各方回應】
張星煒
教師及職員會主席
「(張翔)好多講嘅嘢,學校其實做緊,冇乜特別……(討論港獨)以學術上嚟討論係容許嘅,呢個都幾滿意,如果真係做得到嘅話。」
鍾庭耀
民意研究計劃總監
「(張翔)現階段對大學、香港社會認識要加多啲工夫……(對於)我哋大學工作遇到嘅政治壓力、大學校長遇到政治任命工作,呢啲問題(佢)都需要多啲時間思考。」
周永康
前學聯秘書長
「對敏感、政治議題,張教授都非常輕描淡寫,一來佢唔太熟悉香港情況,二來佢未上任,採取偏向安全嘅位置回答。」
黃政鍀
學生會會長
「同學對佢有保留,希望佢如果做下一任校長,會令我哋另眼相看……佢講到學生運動在港大繼續出現,會尊重唔同諗法,但就叫大家唔好挑戰法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