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廢物回收早已成美國加州生活一部份,但是環保背後,有一班小商戶多年默默忍受一條過時規例,即使積極處理回收,仍恐面臨每日100美元(約780港元)「罰款」,到底所謂可事?
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
原來,加州早於1986年通過俗稱「膠樽法案」(Bottle Bill)的《飲品容器回收和減少垃圾法案》規訂,任何位於廢物回收場超過半英哩,並且有賣飲品的零售商,必須自行拿空罐和樽去回收賣掉,否則店家要向政府繳付每日高達100美元的「代收」罰款,每年分分鐘少賺近4萬美元(約31.2萬港元)。隨社區發展,三藩市的回收場由1990年起現倒閉潮,數目由35間減至至今只有7間,惟法例一直沒有與時並進更改,導致愈來愈多商店處身於離回收場過遠(超過半英哩)的地帶。
這些商家動用額外人力自行處理回收所需的運輸後,賣掉廢物的錢也要上繳回政府做回收工作;政府也對財力雄厚的超市和小本經營的小店劃一罰款等,因而被視為惡法。永興餅家兩間分店和唐人街嘉賓閣老闆陳永興(Henry Chan)認為:「回收場一直銳減,我有員工自行處理回收廢物,雖然他們已視為習慣,但做得不妥當仍會被罰款。」另一受影響的三代經營的便利店Ted’s Market老闆祖祖尼斯(David Zouzounus),呼籲政府有更與時並進的回收規劃,「要更有效率,不是像現在一樣將擔子壓到小店頭上。」
加州參議員威善高(Scott Wiener)起草的SB458法案早前獲州長簽署通過。為了增加式微的回收點數目,這項「CalRecycle」合法化企業開發的流動回收車、將飲品器皿兌成錢的回收機(reverse vending machine)等,增加小店回收廢物途徑。州政府也會在2020年前,在缺乏回收場的地區,包括現時只有7%回收點覆蓋率的三藩市,設立5個試點計劃,確保每個試點能有充裕的回收點營業方便商家。
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
原來,加州早於1986年通過俗稱「膠樽法案」(Bottle Bill)的《飲品容器回收和減少垃圾法案》規訂,任何位於廢物回收場超過半英哩,並且有賣飲品的零售商,必須自行拿空罐和樽去回收賣掉,否則店家要向政府繳付每日高達100美元的「代收」罰款,每年分分鐘少賺近4萬美元(約31.2萬港元)。隨社區發展,三藩市的回收場由1990年起現倒閉潮,數目由35間減至至今只有7間,惟法例一直沒有與時並進更改,導致愈來愈多商店處身於離回收場過遠(超過半英哩)的地帶。
這些商家動用額外人力自行處理回收所需的運輸後,賣掉廢物的錢也要上繳回政府做回收工作;政府也對財力雄厚的超市和小本經營的小店劃一罰款等,因而被視為惡法。永興餅家兩間分店和唐人街嘉賓閣老闆陳永興(Henry Chan)認為:「回收場一直銳減,我有員工自行處理回收廢物,雖然他們已視為習慣,但做得不妥當仍會被罰款。」另一受影響的三代經營的便利店Ted’s Market老闆祖祖尼斯(David Zouzounus),呼籲政府有更與時並進的回收規劃,「要更有效率,不是像現在一樣將擔子壓到小店頭上。」
加州參議員威善高(Scott Wiener)起草的SB458法案早前獲州長簽署通過。為了增加式微的回收點數目,這項「CalRecycle」合法化企業開發的流動回收車、將飲品器皿兌成錢的回收機(reverse vending machine)等,增加小店回收廢物途徑。州政府也會在2020年前,在缺乏回收場的地區,包括現時只有7%回收點覆蓋率的三藩市,設立5個試點計劃,確保每個試點能有充裕的回收點營業方便商家。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