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環境極速惡化 水母 海牛消失長青網文章

2017年12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2月09日 07:48
2017年12月09日 07:48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龍尾泥灘原本是400多種生物存活的大千世界,惟泳灘工程開展至今一年,泥灘已變得面目全非。守護龍尾大聯盟成員關祝文表示,冬天原本是龍尾生物的休養生息期,但連月來承建商在泥灘上鋪膠布、鏟泥、擺放水馬,令對環境要求較高的海牛、斑砂海星等生物都無再出現。
當局違諾從未匯報進度
關祝文指,一直進行的工程令龍尾環境極速惡化,年初至今生物數量急轉直下,海馬數目大跌,蝦虎魚亦買少見少,泥灘主要的生物僅剩生命力較頑強的小蝦和寄居蟹仔,「唔敢肯定海馬係咪仲存在,有疑問」,他相信日後推土機將灘上天然沙石鏟走、鋪設人造沙時,生物不會再回歸,「依家龍尾有冇春天都成問題」。
記者日前凌晨在龍尾視察,數個小時只見到寄居蟹、小量海星和海參的蹤影,數月前出沒的水母、海牛等生物均已消失不見,泥灘上盡是鏟泥車劃下的痕迹,被翻滾過的泥土黏性極強,難以讓人走過。關祝文指,當局曾承諾定期向環保團體匯報工程進度,至今龍尾工程達一年,從未收到任何匯報,斥當局違反承諾,「唔當溝通係存在」。
關參與保護龍尾運動達10年,至今仍定期到龍尾泥灘記錄生物數量。他感嘆地指,龍尾事件顯示政府對待自然資源的態度,「南大嶼都會係咁,其他發展都會係咁」。
關祝文指政府的保育純屬門面工夫,盼在龍尾覆滅之前,抓緊機會記錄泥灘的最後歲月,「希望有更多人意識到,要守護香港所餘無幾嘅資源」,寄語港人:「如果你呢一刻仲未醒覺要保護珍惜嘅嘢,香港只會更加惡化、沉淪。」
記者廖梓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