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濫用借票制 不同藉口騙職員 狂搭霸王港鐵 40人列黑名單長青網文章

2017年12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2月08日 23:45
2017年12月08日 23:4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港鐵為帶不夠錢或忘記帶銀包乘客而設的「借票」制度,原意是讓趕時間的乘客在不夠錢乘車的情況下,仍可先行前往目的地,再於7個工作天內到港鐵客務中心還款,但有關制度竟遭不良市民濫用。港鐵近日有內部「黑名單」因員工一時疏忽而曝光,黑名單顯示40名乘客涉及多次在不同港鐵站,疑以不同藉口向港鐵職員借取單程車票,但其後卻「走數」去如黃鶴。律師及市民都批評存心騙取車票乃屬詐騙,一旦定罪最高可監禁10年。
記者:潘婉玲 麥超億
本周一早上,有市民在港鐵南昌站大堂,發現一張涉嫌拖欠車資的乘客黑名單,該名單印有40名乘客的中英文姓名及身份證號碼頭4個字,並加註描述有關人「Multiple claims for SJT by OP287 at multi stations」,意思是該40名乘客涉嫌多次在不同車站藉詞無錢乘車,填寫OP287表格(繳付車費協議)向港鐵職員借取單程票(SJT)乘搭列車,之後卻未有於7天限期內歸還車資,涉濫用制度騙取免費票。
職員無法求證資料真假
記者事後曾測試有關制度,在葵芳站向港鐵職員聲稱忘記帶銀包,成功借到前往大埔墟站的單程票,其間職員要求記者出示身份證及填寫表格,記者在職員提供的OP287表格上填上手機號碼及地址,但其實職員是無法求證真假,顯示騙徒是有機會藉此行騙的,記者其後到車站交還免費車票。
多名受訪乘客及學生均認為,濫用借票機制騙港鐵免費車票,做法要不得,市民擔心太多人濫用最終會影響到借票制度,令乘客真正需要幫助時得不到援助。擔任港鐵車長的區議員梁志成亦指,借票制度是港鐵善心措施,以往曾有忘記帶銀包但趕着參加公開試的學生,憑此制度取得車票趕及乘車往應考,故他希望大家不要濫用這良心制度,因欺騙車票形同詐騙。
大律師陸偉雄亦警告,乘客若蓄意在「繳付車費協議」填寫虛假資料如假地址、並多次藉此取得免費車票卻沒還款,可能會觸犯《盜竊罪條例》第18A條「以欺騙手段取得服務」,循公訴程序定罪最高可監禁10年。
港鐵發言人證實上述名單是一份有關顧客繳付車資資料紀錄的內部文件,發言人未有回應過去有多少人借票後沒有還款,只是強調不還款者僅佔少數。借票制度原意是方便趕時間的乘客,即使不夠錢乘車或補票仍可先行前往目的地,但顧客需於7個工作天內到港鐵客務中心還款。若乘客借票後未有按期還款,港鐵會採行動如致電或發信提醒對方歸還車資。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