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監警會昨日發表2016至17年度工作報告(圖),總結上年度共接獲投訴警察課1,567宗新個案,數字較去年相若,但有73項則被歸類為「虛假不確」,按年上升43%。其中一宗個案,被投訴警員的指控最終被歸類「並無過錯」,而投訴人則被嚴正警告。
監警會指,大部份「虛假不確」個案均為策略性投訴,多涉及刑事案件。其中有投訴人被警方搜獲氯胺酮,被控「管有危險藥物」,審訊期間一度否認控罪,並投訴有警員舉中指恐嚇他,誘導他承認控罪。但當法庭裁定接納其警誡供詞為證供後,投訴人即時改為認罪,更拒絕回覆投訴警察課的跟進。被投訴警員的指控最終被歸類「並無過錯」,而投訴人則被嚴正警告。
監警會秘書長俞官興強調,投訴權利和責任同樣重要,投訴人有責任確保所提供的資料真確。他提醒公眾如提供虛假資料或作出虛假指控,誤導警務人員或導致浪費警力,投訴警察課將視乎情況和律政司意見,考慮檢控,每年起訴個案約一至兩宗。
4宗傘運投訴未完成審核
監警會於16/17年度通過的投訴個案則有1,550宗,按年減少逾13%。已通過的投訴共涉2,807項指控,按年下跌約16.5%,最多指控是疏忽職守,佔45.8%;其次是行為不當、態度欠佳或粗言穢語,佔總體35.5%;第三位是毆打,佔8.7%。
另外,就雨傘運動衍生的172宗投訴,監警會稱已有168宗完成審核,有兩宗分別正進行民事和刑事訴訟,另有兩宗仍在審核,監警會承諾會盡快處理。
民陣回應稱,73宗濫用機制的個案,相對2,807指控總數仍屬很少數目,民陣副召集人區諾軒認為「有更多問題值得花時間講」。
■記者羅繼盛
監警會指,大部份「虛假不確」個案均為策略性投訴,多涉及刑事案件。其中有投訴人被警方搜獲氯胺酮,被控「管有危險藥物」,審訊期間一度否認控罪,並投訴有警員舉中指恐嚇他,誘導他承認控罪。但當法庭裁定接納其警誡供詞為證供後,投訴人即時改為認罪,更拒絕回覆投訴警察課的跟進。被投訴警員的指控最終被歸類「並無過錯」,而投訴人則被嚴正警告。
監警會秘書長俞官興強調,投訴權利和責任同樣重要,投訴人有責任確保所提供的資料真確。他提醒公眾如提供虛假資料或作出虛假指控,誤導警務人員或導致浪費警力,投訴警察課將視乎情況和律政司意見,考慮檢控,每年起訴個案約一至兩宗。
4宗傘運投訴未完成審核
監警會於16/17年度通過的投訴個案則有1,550宗,按年減少逾13%。已通過的投訴共涉2,807項指控,按年下跌約16.5%,最多指控是疏忽職守,佔45.8%;其次是行為不當、態度欠佳或粗言穢語,佔總體35.5%;第三位是毆打,佔8.7%。
另外,就雨傘運動衍生的172宗投訴,監警會稱已有168宗完成審核,有兩宗分別正進行民事和刑事訴訟,另有兩宗仍在審核,監警會承諾會盡快處理。
民陣回應稱,73宗濫用機制的個案,相對2,807指控總數仍屬很少數目,民陣副召集人區諾軒認為「有更多問題值得花時間講」。
■記者羅繼盛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