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戰火摧毀無數兒童的未來,但亦有人在絕望中尋找和發掘希望,照亮他人。敍利亞一名難民少年,因為在難民營內辦學協助其他兒童,獲頒今年的國際兒童和平獎。他希望世人給予難民機會證明自己。
教難民英語
16歲的均德(Mohamad Al-Jounde)前日在荷蘭海牙,由前得獎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手中接過獎項。主辦單位兒童人權基金會表示,均德一直以來努力不懈為難民兒童爭取受教育權利。
均德一家人因為內戰由敍利亞逃往黎巴嫩,當時12歲的他和家人合力在難民營中開辦學校,自己也有份教英語、數學及攝影等。目前學校已有200人就讀,而均德已與父親移居瑞典。均德致辭時表示:「有很多人不想難民進入他們的國家。其實我們也不想,但這就是戰爭帶來的惡果,請把我們當成普通人,不用加上難民或移民等的標籤。」他又認為,學校不單是學習讀寫等基本知識的地方,也是人們認識朋友、製造回憶的地方,大家可以通過教育成就自己,自由地表達自我。兒童和平獎於2005年創立,每年頒發,表揚為其他兒童爭取權利的未成年人,得獎者可獲得10萬歐元(約92.8萬港元)推動其關注的議題。
法新社/路透社
教難民英語
16歲的均德(Mohamad Al-Jounde)前日在荷蘭海牙,由前得獎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手中接過獎項。主辦單位兒童人權基金會表示,均德一直以來努力不懈為難民兒童爭取受教育權利。
均德一家人因為內戰由敍利亞逃往黎巴嫩,當時12歲的他和家人合力在難民營中開辦學校,自己也有份教英語、數學及攝影等。目前學校已有200人就讀,而均德已與父親移居瑞典。均德致辭時表示:「有很多人不想難民進入他們的國家。其實我們也不想,但這就是戰爭帶來的惡果,請把我們當成普通人,不用加上難民或移民等的標籤。」他又認為,學校不單是學習讀寫等基本知識的地方,也是人們認識朋友、製造回憶的地方,大家可以通過教育成就自己,自由地表達自我。兒童和平獎於2005年創立,每年頒發,表揚為其他兒童爭取權利的未成年人,得獎者可獲得10萬歐元(約92.8萬港元)推動其關注的議題。
法新社/路透社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