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退休社工譚志強與理工校友籌辦的「小小環港跑」,昨天第二日舉行,參加者包括癌症病友康復者,其中來自台灣的11名跑手,全程7天皆參與全力支持。當中曾參與三項鐵人賽的血癌患者阿志,以及失去右前臂的傳道人蕭潮樑,一個患病,一個傷殘,卻比健康人士擁有更頑強鬥志,繼續他們的人生馬拉松,在賽事完結前,絕不放棄。
「我們做運動,是在延續生命,不是挑戰生命。」是台灣抗癌協會理事長吳興傳,給阿志的叮囑。46歲的阿志,人生上半場,卻一直在挑戰。年輕時是籃球健將,也熱愛跑步跟踏單車,跑10公里只要50分鐘,也多次踏單車環台,2012年更參加過2次三項鐵人比賽,體力最顛峰之時,命運卻要阿志的運動生涯跟人生緊急煞車。2013年2月,阿志運動時氣喘嚴重,以為心臟出現問題,「看醫生,說懷疑我心血管栓塞,那時候工作忙,沒有管它。」可是,2個月後,情況加劇,阿志到醫院求診,確診為血癌,「我那時很天真,想著治療後還要繼續運動。」
阿志憶述,4次化療後,體能仍有昔日的7、8成,可是對運動的興趣大減,及至2014年11月,癌症復發。2015年4月,獲胞姐捐骨髓,其後需服食抗排斥藥,藥物令阿志免疫力大幅下降,亦令他飽受各種副作用的折磨,血小板、腸管、氣管亦出現排斥,需每日服食多達10粒類固醇。去年4月,阿志竟發現乳房隆起,右邊乳房更有硬塊,「那時候應該有A罩杯,是抗排斥藥的副作用,百分之四的機會,我也遇上了。」
阿志坦言,移植後,體能由零開始,「現在騎5公里的單車,大腿都會顫抖。」但他仍堅持繼續騎單車環台,「主診醫生說我應該滿足了。」2年前,透過台灣抗癌協會認識來自香港的譚志強,得悉他以環台跑為癌症病人籌款,逐與一眾癌友以行動支持,陪譚sir完成最後一天的路程。
一年前,阿志停服抗排斥藥,目前服用類固醇醫治,近數月,阿志稱出現眼壓過高的問題,達50毫米水銀柱(mmHg)(正常水平為20mmHg以下),讓他經常頭痛及視力模糊。這次活動,是阿志患病後,最遠路程的一次,他坦言,沒太大信心能跑足7天,但仍自掏腰包,購買機票到港參加慈善跑,「我們患癌的,身體將發生什麼都不知道,所以有新的事情,也會嘗試。」
阿志認為,運動跟抗癌一樣,需要強大意志力,因此,他多得自己過去經常運動,讓自己能抵受治療期間的痛楚。
欲支持環港跑的巿民可透過以下連結網上捐款:http://www.cancer-fund.org/diy/view.aspx?pid=240⟨=TC
「我們做運動,是在延續生命,不是挑戰生命。」是台灣抗癌協會理事長吳興傳,給阿志的叮囑。46歲的阿志,人生上半場,卻一直在挑戰。年輕時是籃球健將,也熱愛跑步跟踏單車,跑10公里只要50分鐘,也多次踏單車環台,2012年更參加過2次三項鐵人比賽,體力最顛峰之時,命運卻要阿志的運動生涯跟人生緊急煞車。2013年2月,阿志運動時氣喘嚴重,以為心臟出現問題,「看醫生,說懷疑我心血管栓塞,那時候工作忙,沒有管它。」可是,2個月後,情況加劇,阿志到醫院求診,確診為血癌,「我那時很天真,想著治療後還要繼續運動。」
阿志憶述,4次化療後,體能仍有昔日的7、8成,可是對運動的興趣大減,及至2014年11月,癌症復發。2015年4月,獲胞姐捐骨髓,其後需服食抗排斥藥,藥物令阿志免疫力大幅下降,亦令他飽受各種副作用的折磨,血小板、腸管、氣管亦出現排斥,需每日服食多達10粒類固醇。去年4月,阿志竟發現乳房隆起,右邊乳房更有硬塊,「那時候應該有A罩杯,是抗排斥藥的副作用,百分之四的機會,我也遇上了。」
阿志坦言,移植後,體能由零開始,「現在騎5公里的單車,大腿都會顫抖。」但他仍堅持繼續騎單車環台,「主診醫生說我應該滿足了。」2年前,透過台灣抗癌協會認識來自香港的譚志強,得悉他以環台跑為癌症病人籌款,逐與一眾癌友以行動支持,陪譚sir完成最後一天的路程。
一年前,阿志停服抗排斥藥,目前服用類固醇醫治,近數月,阿志稱出現眼壓過高的問題,達50毫米水銀柱(mmHg)(正常水平為20mmHg以下),讓他經常頭痛及視力模糊。這次活動,是阿志患病後,最遠路程的一次,他坦言,沒太大信心能跑足7天,但仍自掏腰包,購買機票到港參加慈善跑,「我們患癌的,身體將發生什麼都不知道,所以有新的事情,也會嘗試。」
阿志認為,運動跟抗癌一樣,需要強大意志力,因此,他多得自己過去經常運動,讓自己能抵受治療期間的痛楚。
欲支持環港跑的巿民可透過以下連結網上捐款:http://www.cancer-fund.org/diy/view.aspx?pid=240⟨=TC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