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民主動力早於今年9月已開始與各方商討初選安排,今次初選加入實體投票,而民調及實體投票所佔比重高達九成,好處是增加初選民意代表性,但對知名度低參選人相對不利。
民主派於2007年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前曾舉行初選,參加者包括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及時任社民連副主席勞永樂,初選主要由民調及民主派人士投票兩部份組成,最終陳太勝出。當時已有批評指民調代表性不足,民主派人士投票亦未必反映民意,認為初選方式欠妥。
擬兩區設3至4票站
今次民主派再搞初選,由於港島區僅香港眾志表明派人參加,九西及新東則有多於一名民主派表示有意參選,故只有該兩區會舉行初選。各陣營在協調期間,有代表反對單以民調作初選,所以民主派首次在初選加入實體票站,計劃在兩區設3至4個票站,同時改革民調方式,包括抽樣加入手機號碼,另外民調樣本只來自該兩區市民,冀增加民調代表性。
但有民主派指新初選方式的民調加實體投票比重共佔九成,對知名度高的參選人較有利,「好似馮檢基、范國威咁,佢哋知名度高,係民調同實體投票會畀其他人有優勢,就算民間團體唔支持佢哋,因投票比重只佔一成,未必影響到大局」。
雖然民主派冀以初選方式解決陣營內部協調問題,但有民主派中人稱,希望今次初選可作先例,成為日後泛民協調選舉方式,但他亦承認要取決於各方能否信守協定,「如果不幸有人輸打贏要,咁以後好難再搞初選」。
■記者莫劍弦
民主派於2007年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前曾舉行初選,參加者包括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及時任社民連副主席勞永樂,初選主要由民調及民主派人士投票兩部份組成,最終陳太勝出。當時已有批評指民調代表性不足,民主派人士投票亦未必反映民意,認為初選方式欠妥。
擬兩區設3至4票站
今次民主派再搞初選,由於港島區僅香港眾志表明派人參加,九西及新東則有多於一名民主派表示有意參選,故只有該兩區會舉行初選。各陣營在協調期間,有代表反對單以民調作初選,所以民主派首次在初選加入實體票站,計劃在兩區設3至4個票站,同時改革民調方式,包括抽樣加入手機號碼,另外民調樣本只來自該兩區市民,冀增加民調代表性。
但有民主派指新初選方式的民調加實體投票比重共佔九成,對知名度高的參選人較有利,「好似馮檢基、范國威咁,佢哋知名度高,係民調同實體投票會畀其他人有優勢,就算民間團體唔支持佢哋,因投票比重只佔一成,未必影響到大局」。
雖然民主派冀以初選方式解決陣營內部協調問題,但有民主派中人稱,希望今次初選可作先例,成為日後泛民協調選舉方式,但他亦承認要取決於各方能否信守協定,「如果不幸有人輸打贏要,咁以後好難再搞初選」。
■記者莫劍弦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