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人生有幾多個十年」,有人去賺錢買樓,亦有人選擇去創一番大事業。智能眼鏡公司MAD Gaze創辦人鄭文輝是「80後」,畢業後短短第一個十年已試過創業成功,但他賣掉賺錢的程式公司,用2,000萬元身家「瞓身」再創業。
過去創業成功未令到鄭文輝感到滿足,他稱:「之前嘅公司一直都只係local business,就算做到香港第一,其實市場都係好細。要衝出香港好難,我做咩先可以衝出去呢?」
鄭文輝發現智能眼鏡或許可以打開缺口,當他想設計一款應用在Google Glass的應用程式時,發現Google Glass竟然問題多多,如用電量大、外形醜陋、屏幕太小、笨重等。因此他決定自創智能眼鏡品牌「Mad Gaze」,希望可率先創出可進軍全球市場的智能眼鏡品牌。
找到新方向後,鄭文輝立即着手研發,但第一代Mad Gaze智能眼鏡因技術尚未成熟所以銷量有限。幾個月後改良推出第二代產品,售價由2,399元,增加逾一倍至4,999元,銷量增至2萬部,並開始在豐澤等大型連鎖店售賣,錄得約6,000萬元收入。
第二代產品漸見成績,Mad Gaze急不及待推第三代產品,「第二代啱啱賣咗幾個月就做第三代,做第三代時就開始研究第四代」鄭文輝表示,在同行已經在參考其第二代智能眼鏡時,「如果我哋自己唔行快啲,出第三代,就有機會俾人打低」。
投入4,000萬研發第三代
持續改良產品亦令研發成本越來越高,第二代產品花費1,000萬元研發,到第三代時已增至4,000萬元。鄭文輝坦言,現時資金缺口最大,因第二代產品仍未回本,就要再投入數千萬元,不少投資者提出質疑。
鄭文輝卻相信,第三代產品可打入大眾市場,為籌集研發第三代產品的資金,鄭文輝積極尋找投資者,前路充滿挑戰,惟他無悔全情投入做Mad Gaze智能眼鏡,「我哋可能一世只有一個咁嘅機會去做到全球都知嘅產品,我都係希望全世界識智能眼鏡嘅人,可以講得出Mad Gaze呢個牌子。咁我哋就有最大嘅滿足感。」
記者:彭崇強
過去創業成功未令到鄭文輝感到滿足,他稱:「之前嘅公司一直都只係local business,就算做到香港第一,其實市場都係好細。要衝出香港好難,我做咩先可以衝出去呢?」
鄭文輝發現智能眼鏡或許可以打開缺口,當他想設計一款應用在Google Glass的應用程式時,發現Google Glass竟然問題多多,如用電量大、外形醜陋、屏幕太小、笨重等。因此他決定自創智能眼鏡品牌「Mad Gaze」,希望可率先創出可進軍全球市場的智能眼鏡品牌。
找到新方向後,鄭文輝立即着手研發,但第一代Mad Gaze智能眼鏡因技術尚未成熟所以銷量有限。幾個月後改良推出第二代產品,售價由2,399元,增加逾一倍至4,999元,銷量增至2萬部,並開始在豐澤等大型連鎖店售賣,錄得約6,000萬元收入。
第二代產品漸見成績,Mad Gaze急不及待推第三代產品,「第二代啱啱賣咗幾個月就做第三代,做第三代時就開始研究第四代」鄭文輝表示,在同行已經在參考其第二代智能眼鏡時,「如果我哋自己唔行快啲,出第三代,就有機會俾人打低」。
投入4,000萬研發第三代
持續改良產品亦令研發成本越來越高,第二代產品花費1,000萬元研發,到第三代時已增至4,000萬元。鄭文輝坦言,現時資金缺口最大,因第二代產品仍未回本,就要再投入數千萬元,不少投資者提出質疑。
鄭文輝卻相信,第三代產品可打入大眾市場,為籌集研發第三代產品的資金,鄭文輝積極尋找投資者,前路充滿挑戰,惟他無悔全情投入做Mad Gaze智能眼鏡,「我哋可能一世只有一個咁嘅機會去做到全球都知嘅產品,我都係希望全世界識智能眼鏡嘅人,可以講得出Mad Gaze呢個牌子。咁我哋就有最大嘅滿足感。」
記者:彭崇強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