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政府昔日一直提倡在港島發展貫通東西面的海濱長廊,2009年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更親自到鰂魚涌海裕街海濱巡視,提出以公私營合作方式,發展餐飲、寵物公園及休閒等用途。當時她承認發展海濱不易,政府需與牽涉其中的私人發展商磋商才能成事。
發展商旅遊項目被拒
林鄭與立法會海濱規劃小組成員巡視海裕街時,指公私用地可一併發展,當時有成員擔心部份地皮會興建建築物阻礙景觀,林鄭當時稱有關建築物高限僅25米及35米,相信不會阻礙景觀。
2010年規劃署建議興建連接北角至柴灣的海濱長廊,擬將鰂魚涌海裕街用地發展為集旅遊娛樂與消費飲食的娛樂中心,設動感影院、表演場地等,但最終行人板道規劃只由北角油街接駁至海裕街,若日後工廈建成,料難以將板道進一步接駁至寵物公園海濱長廊;2012年政府《港島東海旁研究》探討北角至柴灣海旁的連貫性時也發現多個地段未能連接,如筲箕灣污水處理廠等,故提出替代走線,倘海裕街私人地段日後發展未能配合海濱連接,當局會探討其他方案。
涉事發展商太平協和於2003年提出將海裕街上述地段發展為「老香港」旅遊項目,包括「老中環」、「老灣仔」及「老跑馬地」,但因密度過高遭城規會否決;其後再提出興建4幢酒店及商場等,亦被否決。業主又反對城規會將該用地改劃,並建議建築物高限放寬至85米,也不獲接納,業主就城規會決定提出司法覆核,終審法院於2008年駁回申請。
■記者鍾雅宜
發展商旅遊項目被拒
林鄭與立法會海濱規劃小組成員巡視海裕街時,指公私用地可一併發展,當時有成員擔心部份地皮會興建建築物阻礙景觀,林鄭當時稱有關建築物高限僅25米及35米,相信不會阻礙景觀。
2010年規劃署建議興建連接北角至柴灣的海濱長廊,擬將鰂魚涌海裕街用地發展為集旅遊娛樂與消費飲食的娛樂中心,設動感影院、表演場地等,但最終行人板道規劃只由北角油街接駁至海裕街,若日後工廈建成,料難以將板道進一步接駁至寵物公園海濱長廊;2012年政府《港島東海旁研究》探討北角至柴灣海旁的連貫性時也發現多個地段未能連接,如筲箕灣污水處理廠等,故提出替代走線,倘海裕街私人地段日後發展未能配合海濱連接,當局會探討其他方案。
涉事發展商太平協和於2003年提出將海裕街上述地段發展為「老香港」旅遊項目,包括「老中環」、「老灣仔」及「老跑馬地」,但因密度過高遭城規會否決;其後再提出興建4幢酒店及商場等,亦被否決。業主又反對城規會將該用地改劃,並建議建築物高限放寬至85米,也不獲接納,業主就城規會決定提出司法覆核,終審法院於2008年駁回申請。
■記者鍾雅宜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