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資金融股領軍 恒指創10年高位長青網文章

2017年11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1月18日 06:35
2017年11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港股承接前日強勢,高開195點後,升幅曾擴大至323點,高見29341點的近10年高位,下午升幅收窄至180點,報29199點;H指升74點,報11608點;主板成交1,195億元。二三線股午後掉頭下挫,港股有近千隻股下跌。一周計,恒指累升78點,國指則累跌137點。


內房手機設備股轉弱

除騰訊(700)外,建行(939)、工行(1398)、平保(2318)等中資金融股保持成為升市火車頭。個別二三線股則下挫,玖紙(2689)跌7%創兩個月低,機械股龍工(3339)和重汽(3808)均跌約6%。


資深分析員林一鳴表示,強勢股和弱勢股表現分化,主要因北水輪流炒板塊,「內地人排隊輪住炒」,之前強勢的內房、手機設備股近日轉弱,焦點轉為金融股。林一鳴建議,香港投資者可多上內地投資論壇,了解近期北水的心水。他預期恒指有很大機會衝上3萬點。


此外,內銀資產管理(資管)產品,包括信託、理財及基金等近年迅速增長,去年底規模達30萬億元。人行昨出招規範資管行業,新例並會設立過渡期,於2019年7月實施,避免現時產品受大規模影響。分析認為對內銀手續費僅有輕微影響。


人行指,金融機構應將資產管理產品管理費收入10%計提風險準備金,以彌補因錯誤而導致投資者損失,或輕微影響內銀手續費收入,而當準備金餘額達到產品餘額1%時,則可以不用再提取。


另外,人行亦釐清產品定義,例如固定收益類資管產品,投資比例不能低於80%,意味不能胡亂投資風險較高的權益類產品等。資管企業及旗下產品投資單一上市公司亦有嚴格界線。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