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患有嚴重弱視的中四生楊恩華,憑拉得一手好二胡贏得掌聲。恩華17歲隨父親從內地來港,背負「新移民」和「盲人」的標籤,靠拉二胡找到存在價值。他在中港兩地屢奪獎項,獲司徒華教育基金表揚嘉許他在艱辛中奮力學習。
「將來或者會有好多轉變,但二胡會係我一生嘅朋友」,恩華即席向記者示範拉二胡,琴弦間滲着淡淡哀愁,他形容二胡音色富感情但敦厚,老成得不像二十出頭的小伙子。
恩華出生於哈爾濱,是6個月大的早產嬰,視網膜發展不健全,小六時發現只剩一成視力,只看到人影,分不清五官,13歲開始在祖母的影響下與二胡結下不解之緣,「音樂,無論開心唔開心都同我一齊」。
基本功被彈 醒悟操之過急
恩華的父母離異,父親與來自香港的繼母再婚,恩華隨父持單程證來港。由內地的大房子搬到大角嘴一百多呎蝸居,但困不住他的夢想。他在心光盲人學校學懂粵語和凸字,後來重拾二胡,也重拾自信,贏得香港國際藝壇2015國際音樂賽金獎等十多個獎項。
在競爭激烈的香港,恩華曾經迷失。自小父母要求他「當自己正常人咁」,「好急進……成日諗住點樣同出面人競爭」,一般學生花5年考取中央音樂學院二胡十級資格,他花兩年就完成,不斷爭取成績、獎項、資格,只為找回視障人士的驕傲,直至被老師批評基本功粗疏,才發現自己操之過急。
恩華現時就讀惠僑閩僑中學,平時靠聽電子書、用儀器放大書本畫面閱讀,「啲字要放到半個拳頭咁大先睇到」,但白內障持續惡化,學習倍添困難。加上主流學校師生比例較高,老師未能逐一照顧學生需要。但恩華未有因此氣餒,「自己鍾意嘅就一定要去追求」。他的目標是考取基本入大學要求,入讀演藝學院,成為二胡演奏家。
■記者梁銘恩
「將來或者會有好多轉變,但二胡會係我一生嘅朋友」,恩華即席向記者示範拉二胡,琴弦間滲着淡淡哀愁,他形容二胡音色富感情但敦厚,老成得不像二十出頭的小伙子。
恩華出生於哈爾濱,是6個月大的早產嬰,視網膜發展不健全,小六時發現只剩一成視力,只看到人影,分不清五官,13歲開始在祖母的影響下與二胡結下不解之緣,「音樂,無論開心唔開心都同我一齊」。
基本功被彈 醒悟操之過急
恩華的父母離異,父親與來自香港的繼母再婚,恩華隨父持單程證來港。由內地的大房子搬到大角嘴一百多呎蝸居,但困不住他的夢想。他在心光盲人學校學懂粵語和凸字,後來重拾二胡,也重拾自信,贏得香港國際藝壇2015國際音樂賽金獎等十多個獎項。
在競爭激烈的香港,恩華曾經迷失。自小父母要求他「當自己正常人咁」,「好急進……成日諗住點樣同出面人競爭」,一般學生花5年考取中央音樂學院二胡十級資格,他花兩年就完成,不斷爭取成績、獎項、資格,只為找回視障人士的驕傲,直至被老師批評基本功粗疏,才發現自己操之過急。
恩華現時就讀惠僑閩僑中學,平時靠聽電子書、用儀器放大書本畫面閱讀,「啲字要放到半個拳頭咁大先睇到」,但白內障持續惡化,學習倍添困難。加上主流學校師生比例較高,老師未能逐一照顧學生需要。但恩華未有因此氣餒,「自己鍾意嘅就一定要去追求」。他的目標是考取基本入大學要求,入讀演藝學院,成為二胡演奏家。
■記者梁銘恩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