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血癌有多種,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癌及骨髓癌,較常見的慢性白血病有「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及「慢性淋巴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兩種,後者較多影響長者,平均年齡60歲以上。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早期病徵主要是白血球數量上升,淋巴細胞出現癌變,數量大增,並滲透骨髓。隨着病情惡化,全身淋巴腺、脾臟及肝臟會逐漸脹大,並出現貧血現象;血小板數量下降,或出現流血難止現象。
癌細胞數目上升,反而會令正常的中細胞(neutrophil)數目下降,令患者易受感染。患者免疫系統功能失調,免疫球蛋白減少,令感染風險進一步增加;又或出現自體免疫疾病,包括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及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autoimmune haemolytic anaemia)。部份病者的癌細胞更會分泌異常的免疫球蛋白,又稱副蛋白(paraprotein)。
基因分析有助評估病者預後,可用染色體檢查(cytogenetic study)及螢光原位雜交技術(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正電子掃描或電腦掃描可顯示全身器官受影響的情況;淋巴腺脹大,活組織檢查顯示小淋巴細胞淋巴癌(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屬低毒性淋巴癌,與慢性淋巴白血病病理相同,治療的方法亦都大同小異。
多種標靶藥物及化療藥物均可有效控制慢性淋巴白血病,包括單克隆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利妥昔單抗(Rituximab)、Obinutuzumab及Ofatumumab,又有標靶藥物(targeted therapy):依羅替尼(Ibrutinib)、艾代拉里斯(Idelalisib)、Venetoclax,傳統化療藥物有環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氟達拉濱(Fludarabine),新一代的化療藥物苯達莫司汀(Bendamustine)亦有好療效。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情一般發展緩慢,早期患者或不需要馬上接受治療。異體血幹細胞移植(allogeneic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乃唯一根治療法,個別年輕患者可以考慮。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早期病徵主要是白血球數量上升,淋巴細胞出現癌變,數量大增,並滲透骨髓。隨着病情惡化,全身淋巴腺、脾臟及肝臟會逐漸脹大,並出現貧血現象;血小板數量下降,或出現流血難止現象。
癌細胞數目上升,反而會令正常的中細胞(neutrophil)數目下降,令患者易受感染。患者免疫系統功能失調,免疫球蛋白減少,令感染風險進一步增加;又或出現自體免疫疾病,包括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及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autoimmune haemolytic anaemia)。部份病者的癌細胞更會分泌異常的免疫球蛋白,又稱副蛋白(paraprotein)。
基因分析有助評估病者預後,可用染色體檢查(cytogenetic study)及螢光原位雜交技術(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正電子掃描或電腦掃描可顯示全身器官受影響的情況;淋巴腺脹大,活組織檢查顯示小淋巴細胞淋巴癌(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屬低毒性淋巴癌,與慢性淋巴白血病病理相同,治療的方法亦都大同小異。
多種標靶藥物及化療藥物均可有效控制慢性淋巴白血病,包括單克隆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利妥昔單抗(Rituximab)、Obinutuzumab及Ofatumumab,又有標靶藥物(targeted therapy):依羅替尼(Ibrutinib)、艾代拉里斯(Idelalisib)、Venetoclax,傳統化療藥物有環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氟達拉濱(Fludarabine),新一代的化療藥物苯達莫司汀(Bendamustine)亦有好療效。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情一般發展緩慢,早期患者或不需要馬上接受治療。異體血幹細胞移植(allogeneic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乃唯一根治療法,個別年輕患者可以考慮。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