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分拆九置後 首選發展港業務九倉不熟不做 拒變身內房股長青網文章

2017年11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1月16日 06:35
2017年11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九倉(004)主席吳天海昨出席傳媒簡報會,解釋分拆海港城、時代廣場等至九倉置業(1997)後,將會以不熟不做方式首選香港發展,業務繼續為物業及物流,亦不會變內房股,投資比重不會多於一半,惟未解釋九倉與同樣力攻本港地產的母企會德豐(020)業務重叠,僅澄清無提及兩企有合併計劃。


記者:周家誠

九倉股價昨跌2.7%至73元。該公司早前與分析員會晤後,高盛引述管理層談及九倉與會德豐長遠合併具好處,但短期沒計劃。吳天海昨否認上述言論,指有分析員提出上述意見,但他從頭到尾都未有說過要合併重組;至於長遠會否與母企合併,他僅說不評論股價敏感消息,僅指有消息會公佈。


持252億元淨現金

不過,吳天海在會上確認投資內房比重不多於50%,並解釋九倉從來未有計劃及興趣做內房股,「好難同內房龍頭做規模競爭,依家安於『選擇型』方式喺適當城市發展商業同住宅項目」,例如上海、蘇州、杭州等一線或一線半城市。


截至今年6月底止,九倉持有252億元淨現金,吳天海指,九倉將繼續在香港及內地的物業及物流兩方面,擴展現時組合,並會探索其他行業,但未有詳述。至於會否綜合企業發展如金融或零售業,他表示僅會繼續以不熟不做形式發展本業;又指探索其他行業原因,是不希望「閂門」限制業務發展空間,但表明中短期不會重返電訊業。


提及當初九倉分拆旗下重磅物業至九置上市,吳詳細解畫,指有投資者喜歡九倉從事香港物業市場但不喜歡內房,故此最終以「甲、乙」形式分拆,讓投資者選擇。九置本身在資本市場上融資亦有優勢。


吳稱當初曾有人提議海港城等物業以房託(REITs)形式上市,他坦言房託要求可分派收入90%須派息,將減少公司發展潛力,現時九置擬派發收入65%作股息。


另外他指集團曾考慮「掉轉分拆」九倉中港物業及物流業上市,但由於牽涉逾百項目,現時新公司審批上市難度高,牽涉內部人力、物力以10倍計,最終未有實行。集團亦曾擔心九倉及九置名字相近,若未來讓人混淆,則會考慮改名。


被問到將海港企業(051)撥入九置原因,吳指考慮海港企業持有部份海港城權益,不宜分散,但坦言不排除將來海港企業內地物業出售予九倉,並以關連交易形式處理。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