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升級騙上騙找代罪羔羊長青網文章

2017年11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1月11日 06:35
2017年11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近年肆虐本港的跨國電騙案,在2017年出現變種升級版,「騙上騙」、「局中局」新手法更具殺傷力,受害人不單蒙受金錢損失,更因提供個人銀行戶口及家人資料予騙徒而惹上官非,警方今次拘捕的理大博士生,其實也是受害人,真正騙徒卻逍遙法外。


電騙案持續飆升,警方今年首8個月接獲的電騙案件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兩成,損失金額高達2億。今年電騙最大特色是改以新犯案手法,不再局限以往的「猜猜我是誰」、假冒速遞公司等常見一鋪清手法,而是變得更加陰毒,騙盡受害人,甚至做代罪羔羊。


以為「立功」可取回金錢

最新案例顯示,有受害人為了「立功」或早日取回被騙金錢,會交出自己的銀行戶口,並替內地「公安」等執法部門進行轉賬,結果因此而被警方拘捕。


除此之外,自今年7月起,警方亦已察覺出現連環騙上騙的案例,並且同時接獲3宗騙上騙的騙案。


騙徒先假冒官員騙取受害人,再叫受害人提供家人資料,其後再致電受害人家人指受害者被綁架,勒索贖金。其中一宗個案的受害人是18歲少女,接獲不明男子來電,對方聲稱是入境處人員,電話其後轉駁至一名自稱內地執法人員的男子,指她涉嫌與一宗刑事案有關。


女事主按騙徒指示提供自己及父親資料,並分兩次將約6,100元存入一個內地銀行戶口,以及按指示將手機關掉。


同日騙徒用手機App撥出偽造來電顯示的電話,致電其55歲父親,訛稱其女兒被挾持,要求交付贖金,否則對其女兒不利。


女事主父親看見騙徒來電顯示號碼是其女兒的電話號碼,不虞有詐,擔心愛女安全,遂按指示將1萬人民幣(約1.16萬港元)經找換店存入一個內地銀行戶口。其後父親聯絡到上女兒,發現女兒安全無恙,懷疑受騙報案。


■記者曾海帆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