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塱原放養家貓 獵食瀕危禾花雀 團體籲掛鈴鐺掀保育爭議長青網文章

2017年11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1月11日 06:35
2017年11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捕雀是貓兒天性,但是否應該容許野放家貓不斷捕殺瀕危雀鳥,近日在動物保育界引起熱烈討論。在新界北部的重要濕地塱原,近年放養貓隻數量大增,令雀鳥、甚至瀕危鳥類遭捕食,最近更懷疑有4隻禾花雀死於貓爪下。


記者:鍾雅宜

網上論壇「香港自然生態論壇」早前貼出相片,顯示有瀕危黃胸鵐(俗稱禾花雀)被貓隻捕捉咬着而引起熱烈討論。攝影師Vincent Lee上月底在塱原濕地觀鳥,目睹「兇案」,他說:「當時聽到貓叫聲,見到佢咬住隻黃胸鵐走出來,最後見佢食咗。」他近日再到塱原,已看到有貓隻頸上掛上小鈴鐺。


記者近日到塱原了解,農夫梁先生稱,田間不時有貓隻出沒,屬居民飼養以捕捉老鼠,數次目睹牠們捉雀,他指塱原不時有候鳥出沒,「返嚟又俾你啲貓捉來食,梗係唔好,見到雀仔返嚟好開心」。飼養了5、6隻貓的農夫何先生則認為問題不大,「太多老鼠所以養貓,有見過佢哋捉雀,都好少」。他指自己無法制止,亦不會困住牠們,「一係就香港唔准養貓」。


動物組織:捕雀是天性

到塱原拍攝雀鳥有6、7年經驗的攝影師梁家榮指,貓捕雀很普遍,自己見過2、3次貓捉捕麻雀,但友人亦見過有黃胸鵐、文鳥等被捉。他指近期稻米收成,鳥兒會吃田上穀粒,貓隻在禾草掩護下較易捕鳥,他對此感可惜,但不會責怪貓隻。


自然生態論壇負責人劉先生在塱原做保育工作,指近5、6年該區貓隻數量由不足10隻增至估計達40、50隻,除了農夫飼養外,亦有訪客餵貓,11月初曾發現4隻黃胸鵐屍體,當中3隻被分屍,不似自然死亡,懷疑遭貓隻獵殺,但並無看到事發經過。他認為香港貓隻大多有人飼養,並非野生,故貓不屬於自然生態系統,捕雀屬人為干涉,建議可在貓頸上加裝鈴鐺等以減低捕鳥成功率。


不過,動物組織「貓朋狗友」幹事陳慧敏則不認同,她指瀕危鳥類的確需優先受保護,但貓隻亦有生存權利,不認為需阻止放養貓隻,「貓捕雀係天性,亦係自然界會發生嘅事」。


觀鳥會總經理羅偉仁坦言難尋兩存其美的解決辦法,「希望保育到雀仔,但養貓亦有佢嘅功能,如果帶咗鈴鐺咁咪捉唔到老鼠?」他會向居民了解及與保護動物團體商討。黃胸鵐屬瀕危鳥類,該會資料顯示塱原錄得全年最高黃胸鵐數量,2014年曾錄得68隻。


塱原貓捉雀事件兩派意見

【護貓派】

Stitch Wai:話分兩頭,係俾人捉食咗就話箒,如果俾動物食都無辦法喎……唔通又要捉晒其他啲動物咩??

Juliet Koo:貓天性捉雀,這是大自然定律。


Cheung Morris:貓都係生物,其實佢有無得揀?見到乜就食乜架啦,唔通見到好嘢食無反應?

Anson Lau:人類食咁多動物,其實對大自然都好危險!點解要覺得一隻理應生活在大自然嘅動物獵食一隻雀鳥而覺得有問題,因為隻雀少過隻貓?

【護鳥派】

Hong Lee:呢啲唔係弱肉強食,而係外來物種帶嚟嘅生態災難。


翟明翬:貓係馴養物種,不應該出現在野外。


Tse Wai Lun Ivan:家貓不是原本生態系統之一部份,請勿混淆入侵種與原生種。


Adonis To:我養貓,我愛貓,但貓唔應該喺野外,貓非自然生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