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伊波拉(Ebola)疫情在2014至2016年間肆虐西非,錄得逾1.1萬宗死亡病例,國際社會踴躍捐款賑災。國際紅十字會早前展開內部調查追查捐款下落,發現當中約590萬美元(4,602萬港元)遭紅十字會人員侵吞,對此深感「憤怒」,承諾會將涉案者繩之於法。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於上月底的聲明指,調查相信塞拉利昂有紅十字會人員串謀當地銀行職員,導致失去約210萬美元(1,638萬港元)善款;在利比里亞,有人虛報補給品價格、工作人員人數騙走270萬美元(2,106萬港元);在幾內亞,海關人員虛報通關清單導致逾110萬美元(858萬港元)損失。
聲明稱抗疫有功 未道歉
伊波拉疫情於2014年3月在西非爆發,起初國際人道組織未能有效籌款賬災,至同年8月世界衞生組織宣佈將疫情列為「國際公共衞生緊急事件」後,數以十億計美元開始流入疫區。其中,IFRC向上述三國的紅十字會分支合計調出約1億美元(7.8億港元)救援資金。
IFRC解釋,這場西非救援行動是近代最複雜的人道救援行動,當時須緊急於當地設立辦公室、招聘人手和採購大量醫療用品等。至2016年初,世衞宣佈疫情完結,IFRC應反貪腐的國際透明組織要求展開內部調查,確保流入西非的善款未被濫用,以及組織的透明度。
聲明指IFRC對調查結果感到「憤怒」,強調對詐騙行為「零容忍」,會確保組織透明度和對合作夥伴負責。不過,聲明未有向支持者道歉,反指出IFRC救援對伊波拉疫情功不可沒,表揚義工團隊的醫護工作和埋葬病人,成功「阻止多達10,500宗額外病例」。
分析指紅會形象勢受損
IFRC正分別與三國的反貪部門合作,承諾將追究所有涉及詐騙的人,追索所有不當使用、非法挪用的款項,以及頒佈「三重防護」措施避免歷史重演,如加強審查、設花費上限等。雖然IFRC未有公開道歉,IFRC人員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稱對事件「深感抱歉」。
由於巨額資金可流入未經認可的渠道,人道危機往往是貪污的良機。BBC分析指,人道組織最忌涉及善款的詐騙案,紅十字會縱是國際著名人道組織,今次事件後形象亦難免受損。
英國廣播公司/英國《衞報》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於上月底的聲明指,調查相信塞拉利昂有紅十字會人員串謀當地銀行職員,導致失去約210萬美元(1,638萬港元)善款;在利比里亞,有人虛報補給品價格、工作人員人數騙走270萬美元(2,106萬港元);在幾內亞,海關人員虛報通關清單導致逾110萬美元(858萬港元)損失。
聲明稱抗疫有功 未道歉
伊波拉疫情於2014年3月在西非爆發,起初國際人道組織未能有效籌款賬災,至同年8月世界衞生組織宣佈將疫情列為「國際公共衞生緊急事件」後,數以十億計美元開始流入疫區。其中,IFRC向上述三國的紅十字會分支合計調出約1億美元(7.8億港元)救援資金。
IFRC解釋,這場西非救援行動是近代最複雜的人道救援行動,當時須緊急於當地設立辦公室、招聘人手和採購大量醫療用品等。至2016年初,世衞宣佈疫情完結,IFRC應反貪腐的國際透明組織要求展開內部調查,確保流入西非的善款未被濫用,以及組織的透明度。
聲明指IFRC對調查結果感到「憤怒」,強調對詐騙行為「零容忍」,會確保組織透明度和對合作夥伴負責。不過,聲明未有向支持者道歉,反指出IFRC救援對伊波拉疫情功不可沒,表揚義工團隊的醫護工作和埋葬病人,成功「阻止多達10,500宗額外病例」。
分析指紅會形象勢受損
IFRC正分別與三國的反貪部門合作,承諾將追究所有涉及詐騙的人,追索所有不當使用、非法挪用的款項,以及頒佈「三重防護」措施避免歷史重演,如加強審查、設花費上限等。雖然IFRC未有公開道歉,IFRC人員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稱對事件「深感抱歉」。
由於巨額資金可流入未經認可的渠道,人道危機往往是貪污的良機。BBC分析指,人道組織最忌涉及善款的詐騙案,紅十字會縱是國際著名人道組織,今次事件後形象亦難免受損。
英國廣播公司/英國《衞報》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