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科學家在印尼蘇門答臘北部發現一種新猩猩物種,是近100年來首次發現新物種,但因數量稀少兼面臨人類威脅,是最瀕危的猩猩物種。
今次發現前,科學界普遍認為只有兩個猩猩物種,分別為蘇門答臘猩猩和婆羅洲猩猩。到1997年,科學家於蘇門答臘猩猩棲息地以南發現打巴奴里猩猩(Tapanuli orangutan,圖),開始從行為等方面研究牠是否新的猩猩物種。打巴奴里猩猩目前僅餘不足800隻。
科學家前日在科學期刊《當代生物學》發表研究,指分析33隻猩猩的脫氧核糖核酸(DNA)、頭骨和牙齒樣本後,發現打巴奴里猩猩的毛髮濃密,而且有「明顯的鬍子」,頭骨和骨架亦有差異,雄性的吼叫平均比其他物種長21秒,認為是新物種。團隊認為,三個物種源自同一種來自亞洲大陸的類人猿祖先,直到340萬年前演化三個物種,到1萬至2萬年前打巴奴里猩猩和蘇門答臘猩猩才分開居住。有份參與研究的科學家維希指猩猩繁殖緩慢,一旦數量每年減少逾1%,就會面臨絕種危機。
法新社/美聯社
今次發現前,科學界普遍認為只有兩個猩猩物種,分別為蘇門答臘猩猩和婆羅洲猩猩。到1997年,科學家於蘇門答臘猩猩棲息地以南發現打巴奴里猩猩(Tapanuli orangutan,圖),開始從行為等方面研究牠是否新的猩猩物種。打巴奴里猩猩目前僅餘不足800隻。
科學家前日在科學期刊《當代生物學》發表研究,指分析33隻猩猩的脫氧核糖核酸(DNA)、頭骨和牙齒樣本後,發現打巴奴里猩猩的毛髮濃密,而且有「明顯的鬍子」,頭骨和骨架亦有差異,雄性的吼叫平均比其他物種長21秒,認為是新物種。團隊認為,三個物種源自同一種來自亞洲大陸的類人猿祖先,直到340萬年前演化三個物種,到1萬至2萬年前打巴奴里猩猩和蘇門答臘猩猩才分開居住。有份參與研究的科學家維希指猩猩繁殖緩慢,一旦數量每年減少逾1%,就會面臨絕種危機。
法新社/美聯社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