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育部長指港獨思潮與教育有關稱特區政府有責任推國教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24日 06:35
2017年10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本港大學出現「香港獨立」標語,港獨議題繼續發酵之際,更觸動中央神經。內地教育部長陳寶生接受香港傳媒訪問,談到國民教育及港獨議題。他認為,港獨思潮的冒起與教育有關,特區政府有責任推行國民教育,要令青年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增強民族自豪感;陳寶生又指在港推行國教並非洗腦。有立法會議員指出,今趟是教育部長首次評論香港教育事務,批評有關「指向性」言論不恰當,重申教育屬香港自治範圍。
記者:廖智廣 張文鈴
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長陳寶生昨日在北京出席十九大會議,接受港台訪問時指出,近年香港出現的港獨思潮與教育有關:「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塑造人心、塑造靈魂,塑造香港的未來。這種思潮的出現,顯然不利於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有悖基本法、有悖一國兩制方針,也是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背道而馳。」
對港「有事必幫」倡教中共史
陳寶生強調,特區政府有責任推行國民教育:「這是和國民的身份認同,民族觀、國家觀、價值觀密切相關的,所以這是香港特區政府的職責」。他又提到,香港學校的課程雖由特區政府決定,但應包括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和中共建政以來的68年歷史,讓港青認識中華民族的「偉大歷程」,令他們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增加民族自豪感。
陳又表示,國民教育只教授中國國情、一國兩制、《基本法》、中國歷史及國民認同感,不存在洗腦,社會的擔心是沒有道理。被問到出現港獨思潮是否港府回歸後教育做得不好,陳寶生稱香港人自有判斷,心知肚明。
於會否擔心遇到阻力,他認為堅強的政府要履行執政職責,政府要辦的事情,有責任和能力辦到。他又表示,如果特區政府有需要協助,「教育部有求必應,有問必答,有事必幫」。
稱教師要愛國和認同國家
除了向學生灌輸國民知識,陳寶生還指出,國民教育教師是關鍵,教師要愛國和認同國家,特區政府應讓教師團體正確認識國情。他又相信,可推動更多香港學生到內地交流,甚至讓中學生到內地升學,但要視乎特區政府的決策。在本港註冊、具紅色背景的《東方財經》雜誌,昨日在官方博客發表署名文章,提到解決港獨,國民教育需要盡快提上日程,推動青少年正確認識國情、歷史,刻不容緩。
不過,教協副會長、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直指陳寶生「公開發表帶有指向性」言論不恰當,重申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教育屬於自治的範圍。依他記憶所及,今次應為首次教育部長評論香港教育事務,各方都有責任秉持和落實一國兩制的原則,必須非常謹慎和克制。葉建源同意在港學校推行國民教育課程,但應與內地的國教課程的內容、教育目標、方法保留明顯的區別。香港的國教目標應為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而非對政權的認同,「我們素來尊重學生的不同取向而不會勉強」。
香港教育局稱,本港與國家血脈相連、不可分割,局方會繼續促進師生多方面欣賞優秀中華文化,重申國教一直以不同形式在學校推行;國家教育部是其重要夥伴,雙方會持續交流和合作以促進本港師生福祉。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