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賭博式提前一年大選,結果執政自民黨在虛驚後輕易保住單獨執政地位,與執政聯盟公明黨亦保住修憲所需的2/3超級多數議席,令安倍有望成為日本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不過安倍此役靠在野黨不成氣候和北韓威脅過關,他引之為傲的「安倍經濟學」名大於實,經濟問題成他挑戰執政紀錄的隱憂。
今屆國會眾議院議席由475席減至465席。至截稿前日本放送協會(NHK)公佈的結果,自民黨得283席,輕易超越過半數的233席;與公明黨將共得312席,保住2/3超級多數優勢;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領導的希望之黨料得49席,反不及從民進黨分裂出來的立憲民主黨的50席。
安倍:非硬性2020修憲
安倍在得知執政聯盟贏得大選後受訪,談到修憲問題,表示不會硬性以之前提及的2020年為目標:「我希望先推動更深入的辯論,盡量取得更大的共識。」至於北韓核威脅,他矢言會「強硬應對」。自民黨贏得大選,安倍若明年連任自民黨總裁三年,他的執政總日子就可逼近10年。
至於昨天身在法國的小池,承認結果「非常嚴峻」。她指希望之黨尋求政策先行,自己部份言論卻引起選民負面反應,自認應受指摘。
2014年大選投票率是歷屆最低的52.66%,昨天投票日正值超強颱風「蘭恩」吹襲,導致至少兩人死亡,未有影響選民投票意慾。不少選民為避颱風早些投票,令昨天早段投票率略高於2014年同時段。傳媒指最終投票率是53.6%,比3年前高近1個百分點。颱風影響多個票站的投票時間,部份離島因渡輪停駛而未能立即點票。
安倍近月受多宗優待友好的醜聞困擾,上月底趁民進黨深陷領導真空危機和小池勢力未成氣候,宣佈提前大選。豈料小池同時宣佈成立希望之黨,更得民進黨議員集體加入,一時聲勢大增,但小池自己不參選眾議院,加上民進黨內反修憲左翼另起爐灶搞立憲民主黨,令求變選民大為洩氣。
安倍聲稱提前大選,是為應對北韓威脅和國內人口老化的雙重危機,尋求選民授權。東京多名投自民黨票的選民,亦表示北韓是他們的主要考慮。一名50歲建築公司老闆說:「我支持安倍對北韓壓力絕不退讓的立場,這次大選我聚焦這一點。」另一71歲魚類批發商卻指他不滿安倍獨大,對希望之黨的希望又因小池不參選而消散,最後投共產黨一票。
「安倍經濟學」 講多於做
另一67歲退休長者則指「不覺日本經濟有復蘇」,退休金和薪金都無甚改善。日本經濟雖連續六季有增長,股市和就業數字形勢大好,但增長率和通脹率都未達安倍五年前第二次上台時所訂目標。「安倍經濟學」三支箭中,經濟結構改革始終講多於做,英國廣播公司分析指,超寬鬆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這兩支箭效力快到盡頭,安倍擬加消費稅勢觸發新一輪政治鬥爭,這次他未必這麼好運。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英國廣播公司
今屆國會眾議院議席由475席減至465席。至截稿前日本放送協會(NHK)公佈的結果,自民黨得283席,輕易超越過半數的233席;與公明黨將共得312席,保住2/3超級多數優勢;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領導的希望之黨料得49席,反不及從民進黨分裂出來的立憲民主黨的50席。
安倍:非硬性2020修憲
安倍在得知執政聯盟贏得大選後受訪,談到修憲問題,表示不會硬性以之前提及的2020年為目標:「我希望先推動更深入的辯論,盡量取得更大的共識。」至於北韓核威脅,他矢言會「強硬應對」。自民黨贏得大選,安倍若明年連任自民黨總裁三年,他的執政總日子就可逼近10年。
至於昨天身在法國的小池,承認結果「非常嚴峻」。她指希望之黨尋求政策先行,自己部份言論卻引起選民負面反應,自認應受指摘。
2014年大選投票率是歷屆最低的52.66%,昨天投票日正值超強颱風「蘭恩」吹襲,導致至少兩人死亡,未有影響選民投票意慾。不少選民為避颱風早些投票,令昨天早段投票率略高於2014年同時段。傳媒指最終投票率是53.6%,比3年前高近1個百分點。颱風影響多個票站的投票時間,部份離島因渡輪停駛而未能立即點票。
安倍近月受多宗優待友好的醜聞困擾,上月底趁民進黨深陷領導真空危機和小池勢力未成氣候,宣佈提前大選。豈料小池同時宣佈成立希望之黨,更得民進黨議員集體加入,一時聲勢大增,但小池自己不參選眾議院,加上民進黨內反修憲左翼另起爐灶搞立憲民主黨,令求變選民大為洩氣。
安倍聲稱提前大選,是為應對北韓威脅和國內人口老化的雙重危機,尋求選民授權。東京多名投自民黨票的選民,亦表示北韓是他們的主要考慮。一名50歲建築公司老闆說:「我支持安倍對北韓壓力絕不退讓的立場,這次大選我聚焦這一點。」另一71歲魚類批發商卻指他不滿安倍獨大,對希望之黨的希望又因小池不參選而消散,最後投共產黨一票。
「安倍經濟學」 講多於做
另一67歲退休長者則指「不覺日本經濟有復蘇」,退休金和薪金都無甚改善。日本經濟雖連續六季有增長,股市和就業數字形勢大好,但增長率和通脹率都未達安倍五年前第二次上台時所訂目標。「安倍經濟學」三支箭中,經濟結構改革始終講多於做,英國廣播公司分析指,超寬鬆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這兩支箭效力快到盡頭,安倍擬加消費稅勢觸發新一輪政治鬥爭,這次他未必這麼好運。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英國廣播公司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