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拍攝7年、近期上映的紀錄片《等不到的道歉》(The Apology)中,三位中、韓和菲裔的倖存慰安婦畢生爭取日本道歉,仍是心願未了。更甚的是,日本政府更至今繼續在各地打壓這段歷史,當中包括美國三藩市中心高調新落成的慰安婦像。
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
由美國著名雕塑家懷特(Steven Whyte)設計的大型作品,三名身穿中國、南韓及菲律賓傳統服的女孩背對背,手挽手肅立着,代表慰安婦三個受害人數最多的國家;首位勇敢以具名形式向國際社會道出二戰日軍惡行的南韓慰安婦金學順,則化成老婦雕像仰望三人。
這組雕像和碑文,豎立在唐人街和金融區鬧市,更是在市政府公地聖瑪利廣場(St. Mary's Square)的延伸天台上,從四周的商廈一目了然,成為美國大城市慰安婦像中最「高調」的一個。難怪引來日方抗議──日本駐三藩市總領事山田淳(Jun Yamada)和外務省發言人,也就此對美國傳媒表不滿,形容它「具爭議」和「令人遺憾」。
爭取超過2年、抵受外交和日裔美國社群壓力的市內首位女民選華裔法官鄧孟詩(Julie Tang),退休後幾乎將精力都放在她共同創立的「慰安婦正義聯盟」上。如今見證雕像廣場揭幕,她認為是公義的彰顯:「其實他們(日方)最反對的是碑文,對雕像本身也不算大感覺,因為碑文透徹地說出日本二戰的罪行。同時又說出現時很多的戰爭仍然有的性奴現象,他們最怕就是這兩點拉在一起!」
她續說:「這個消息(歷史)也要帶來西方世界,美國人本也清楚德國納粹黨當年如何殺害猶太人,但對於日本殘害和強暴中國人,將女性當性奴就不太知道,希望今次對學校(小孩)和遊客也有教育作用。」鄧孟詩認為:「一個國家需要予人好印象的話,就要承認罪過,得讓受害者接受道歉和賠償,才可邁向和平道路。」
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
由美國著名雕塑家懷特(Steven Whyte)設計的大型作品,三名身穿中國、南韓及菲律賓傳統服的女孩背對背,手挽手肅立着,代表慰安婦三個受害人數最多的國家;首位勇敢以具名形式向國際社會道出二戰日軍惡行的南韓慰安婦金學順,則化成老婦雕像仰望三人。
這組雕像和碑文,豎立在唐人街和金融區鬧市,更是在市政府公地聖瑪利廣場(St. Mary's Square)的延伸天台上,從四周的商廈一目了然,成為美國大城市慰安婦像中最「高調」的一個。難怪引來日方抗議──日本駐三藩市總領事山田淳(Jun Yamada)和外務省發言人,也就此對美國傳媒表不滿,形容它「具爭議」和「令人遺憾」。
爭取超過2年、抵受外交和日裔美國社群壓力的市內首位女民選華裔法官鄧孟詩(Julie Tang),退休後幾乎將精力都放在她共同創立的「慰安婦正義聯盟」上。如今見證雕像廣場揭幕,她認為是公義的彰顯:「其實他們(日方)最反對的是碑文,對雕像本身也不算大感覺,因為碑文透徹地說出日本二戰的罪行。同時又說出現時很多的戰爭仍然有的性奴現象,他們最怕就是這兩點拉在一起!」
她續說:「這個消息(歷史)也要帶來西方世界,美國人本也清楚德國納粹黨當年如何殺害猶太人,但對於日本殘害和強暴中國人,將女性當性奴就不太知道,希望今次對學校(小孩)和遊客也有教育作用。」鄧孟詩認為:「一個國家需要予人好印象的話,就要承認罪過,得讓受害者接受道歉和賠償,才可邁向和平道路。」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