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日常生活中燙傷、割傷、擦傷時有發生,當出現傷口,一般情況下都是自行處理,但如何處理才能加快傷口痊癒?理工大學護理學院臨床導師黎錦雄表示,醫學界以往認為保持傷口乾燥可加快癒合,但近年有研究發現傷口保持濕潤才有助痊癒。由於並非所有傷口均有細菌,塗抹碘酒雖能殺滅細菌、真菌及病毒,但亦會連傷口內的細胞也殺掉,阻礙細胞增生,減慢復原。傷口痊癒後,若要減淡疤痕,可用潤膚膏以打圈方式在周圍按摩,有助軟化已硬化組織。
記者:伍雅謙
發炎滲出綠黃液體
傷口都有分急性及慢性,急性多為撞傷、燒傷、燙傷及擦傷等,處理方法視乎出血狀況、大小及位置。若傷口有異物,勿自行拔除,以免大量出血,應要求診。傷口沒有異物則可用紗布覆蓋,以手輕按紗布5至15分鐘止血,逾15分鐘仍未止血,便需到急症室求診。慢性傷口包括褥瘡、靜脈潰瘍及糖尿病患者傷口等。
除非是慢性傷口,否則一般傷口在4周內便能癒合,傷口在初期會有滲液,當中的白血球有助傷口痊癒,滲液多為透明或呈紅色,不會有異味,若滲液呈綠色或黃色是發炎徵象,便需求診。若傷口周邊有青紫顏色,則可能是撞傷瘀痕。傷口若過於紅、腫、熱及痛,甚至發燒不適,便是發炎症狀,需盡快求診。
紅藥水含水銀忌用
不是所有傷口都有細菌,故一般傷口使用0.9%生理鹽水沖洗即可。生理鹽水具清潔功能,與身體的體液相近,不會令傷口細胞受損及痛楚,一般擦傷更只需以皂液,甚至樽裝水沖洗傷口亦足夠。若傷口含膿或滲液異常,可使用傷口消毒藥水清潔及殺菌。以前常用的紅、黃、藍藥水早已過時,紅藥水含水銀成份,有機會致水銀中毒;黃或藍藥水的色素則會殘留在傷口,令醫護人員難以評估傷口狀況,亦有研究指有顏色的藥水含致癌物。
碘酒雙氧水殺細胞礙癒合
碘酒的PVPI成份雖然能殺滅細菌、真菌及病毒,但普通傷口毋須使用,因有機會連傷口細胞也殺掉,延遲細胞增生,影響痊癒。酒精或雙氧水亦不建議使用,前者會在細胞表面形成一層膜,阻礙細胞增生,後者在接觸皮膚時會產生劇痛,雖有效殺菌,但同樣會連傷口的細胞亦殺滅,影響癒合。至於燙傷及燒傷的傷口,勿塗抹燙傷膏及藥油,有機會阻礙皮膚散熱。此外,也不建議自行塗抹抗生素藥膏,因並非所有傷口都有細菌,會增加抗藥性風險。
膠質過敏宜紮紗布
有傷口即代表皮膚有破損,最好用敷料覆蓋來保護,但傷口亦需要血液循環,並非包紮越緊便越好。坊間敷料形形式式,以往建議要保持傷口乾燥,用敷料吸走滲液,但近年研究證實濕潤環境能令細胞加快增生,有助傷口癒合,除非傷口有大量滲液或髒污,才需用紗布抹走及吸走滲液。
市面多為防黏式膠布,防止敷料黏實傷口,亦有助保持傷口濕潤。現時有親水性人工皮敷料(hydrocolloid),外表有如一塊軟膠,能為傷口提供濕潤環境,因黏力較大,其拉力有助防止皮膚增生,預防疤痕,多用於臉部傷口、燒傷及慢性傷口如褥瘡上。部份人會對膠布出現敏感不適,可能是對當中的膠質過敏,建議使用傳統可含膠質的紗布,要注意液體膠布其實亦含有膠質成份。此外,使用前應留意敷料成份,部份或含有抗生素,可引致過敏。
打圈搽藥膏防疤痕
傷口癒合後有機會留下疤痕,要預防及消除疤痕,除要妥善清潔傷口,以及良好包紮外,可待傷口痊癒後用潤膚膏或藥膏,以打圈方式在傷口周圍按摩,有助軟化疤痕組織。膚色及日曬均會影響疤痕生成,若要減少疤痕出現,應避免讓傷口或疤痕接觸陽光,以減少色素形成。
壓迫療法亦有助減淡疤痕,以壓力令疤痕減淡及拉薄疤痕,譬如嚴重燒傷病人會穿着壓力衣,坊間的防疤貼亦是以透過給予傷口長期壓力來撫平疤痕。親水性人工皮敷料亦可為傷口帶來一定壓力,對預防疤痕亦有一定功效。若疤痕嚴重,亦可選擇用激光消除。
記者:伍雅謙
發炎滲出綠黃液體
傷口都有分急性及慢性,急性多為撞傷、燒傷、燙傷及擦傷等,處理方法視乎出血狀況、大小及位置。若傷口有異物,勿自行拔除,以免大量出血,應要求診。傷口沒有異物則可用紗布覆蓋,以手輕按紗布5至15分鐘止血,逾15分鐘仍未止血,便需到急症室求診。慢性傷口包括褥瘡、靜脈潰瘍及糖尿病患者傷口等。
除非是慢性傷口,否則一般傷口在4周內便能癒合,傷口在初期會有滲液,當中的白血球有助傷口痊癒,滲液多為透明或呈紅色,不會有異味,若滲液呈綠色或黃色是發炎徵象,便需求診。若傷口周邊有青紫顏色,則可能是撞傷瘀痕。傷口若過於紅、腫、熱及痛,甚至發燒不適,便是發炎症狀,需盡快求診。
紅藥水含水銀忌用
不是所有傷口都有細菌,故一般傷口使用0.9%生理鹽水沖洗即可。生理鹽水具清潔功能,與身體的體液相近,不會令傷口細胞受損及痛楚,一般擦傷更只需以皂液,甚至樽裝水沖洗傷口亦足夠。若傷口含膿或滲液異常,可使用傷口消毒藥水清潔及殺菌。以前常用的紅、黃、藍藥水早已過時,紅藥水含水銀成份,有機會致水銀中毒;黃或藍藥水的色素則會殘留在傷口,令醫護人員難以評估傷口狀況,亦有研究指有顏色的藥水含致癌物。
碘酒雙氧水殺細胞礙癒合
碘酒的PVPI成份雖然能殺滅細菌、真菌及病毒,但普通傷口毋須使用,因有機會連傷口細胞也殺掉,延遲細胞增生,影響痊癒。酒精或雙氧水亦不建議使用,前者會在細胞表面形成一層膜,阻礙細胞增生,後者在接觸皮膚時會產生劇痛,雖有效殺菌,但同樣會連傷口的細胞亦殺滅,影響癒合。至於燙傷及燒傷的傷口,勿塗抹燙傷膏及藥油,有機會阻礙皮膚散熱。此外,也不建議自行塗抹抗生素藥膏,因並非所有傷口都有細菌,會增加抗藥性風險。
膠質過敏宜紮紗布
有傷口即代表皮膚有破損,最好用敷料覆蓋來保護,但傷口亦需要血液循環,並非包紮越緊便越好。坊間敷料形形式式,以往建議要保持傷口乾燥,用敷料吸走滲液,但近年研究證實濕潤環境能令細胞加快增生,有助傷口癒合,除非傷口有大量滲液或髒污,才需用紗布抹走及吸走滲液。
市面多為防黏式膠布,防止敷料黏實傷口,亦有助保持傷口濕潤。現時有親水性人工皮敷料(hydrocolloid),外表有如一塊軟膠,能為傷口提供濕潤環境,因黏力較大,其拉力有助防止皮膚增生,預防疤痕,多用於臉部傷口、燒傷及慢性傷口如褥瘡上。部份人會對膠布出現敏感不適,可能是對當中的膠質過敏,建議使用傳統可含膠質的紗布,要注意液體膠布其實亦含有膠質成份。此外,使用前應留意敷料成份,部份或含有抗生素,可引致過敏。
打圈搽藥膏防疤痕
傷口癒合後有機會留下疤痕,要預防及消除疤痕,除要妥善清潔傷口,以及良好包紮外,可待傷口痊癒後用潤膚膏或藥膏,以打圈方式在傷口周圍按摩,有助軟化疤痕組織。膚色及日曬均會影響疤痕生成,若要減少疤痕出現,應避免讓傷口或疤痕接觸陽光,以減少色素形成。
壓迫療法亦有助減淡疤痕,以壓力令疤痕減淡及拉薄疤痕,譬如嚴重燒傷病人會穿着壓力衣,坊間的防疤貼亦是以透過給予傷口長期壓力來撫平疤痕。親水性人工皮敷料亦可為傷口帶來一定壓力,對預防疤痕亦有一定功效。若疤痕嚴重,亦可選擇用激光消除。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