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評論私家車數目增長失控 陳帆:青年買唔起樓就買車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16日 21:35
2017年10月16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香港交通擠塞及汽車廢氣污染日益嚴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解釋,年輕人無法負擔樓價,成為私家車數目增長失控因素之一,「就係話今天樓價飛升,我(年輕人)又買唔到樓,又少少想自己有個空間,有時畀軀體同個靈魂出去遊走一下,咁好多年輕一代變咗買唔到樓就去買車」。運輸學者稱此說法欠邏輯,立法會議員更直斥陳帆離地,質疑其處理運輸政策的能力。
記者:鄭啟源 葉偉東
陳帆昨出席電台節目,解釋施政報告提出的運輸範疇政策。主持問及私家車數目增長失控,會否考慮由發牌制度限制私家車數目時,他突然拋出「買唔起樓買車論」,認為年輕人因為想擁有私人空間,但又無法負擔樓價,所以會轉為買車。同時,有車代步又可以接載家中老幼,出行比較方便,「現代嘅年輕一群思考同我哋有少少唔同,唔係話(想法有)對錯」。
陳帆續指,因理解年輕人對私家車有需求,在檢討發牌制度方面,有需要再協調。港府會透過先研究如何增加公共交通效率,改善交通工具的方便程度及舒適度等軟性方式,減少市民買車意欲,令私家車數目增長恢復理性。他又稱,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的確可有效控制私家車數目,但會是當局的最後方法。
學者:不明白背後邏輯
「買唔起樓買車論」隨即引起熱議,有市民表明「唔係咁諗」。任職律師的陳先生稱,雖然買車目標較容易達成,但買車與買樓根本是兩回事,「價錢爭好遠,唔係講緊爭十幾廿萬」。從事工程業的鄭先生也指,「唔會係話買唔到樓先走去買車,咁你得嗰幾廿萬,如果你有需要上車就緊係儲埋去買樓好過買車喇,車係奢侈品嚟箒」。
香港運輸研究學會資深會員熊永達指,從未聽聞有人專門研究樓價與私家車增長的關係,「樓就係樓,車就係車,唔會買架車嚟住,兩樣嘢冇辦法拉埋嚟講。唔明白陳帆嘅邏輯」。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林卓廷指,難以理解陳帆的說法,質疑陳帆變相鼓勵市民買車,與當局控制私家車數目政策相違背。
香港進出口汽車商會會長羅少雄則認同,陳帆說法有一定道理。羅指,近年買車顧客多以年輕人為主,「始終係能力可及,可以買得到嘅私人空間。以前都興講『四仔主義』,依家樓同車價差太遠,買樓遙不可及,買咗車先都唔奇」。他續指,近年考私家車牌輪候時間延長,已可顯示用車需求增加,加上目前低息環境,亦會刺激年輕人買車意欲。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